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身边的初心使命】侯二河:一句承诺 一生为民

2019-09-15 03:17: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句承诺 一生为民

——对话全省“千名好支书”、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

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左)在村农业生态园查看育苗情况。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白沙村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养殖等绿色产业,打造乡村旅游景区。  通讯员董源摄

太行山脉鼓山东麓,有一座三面环山的村庄——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村不大,名气却响当当: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获的国家和省级荣誉达10多项。

绿树掩映、环境优美。近日,记者走进白沙村,老人们悠闲地锻炼身体、聊天,年轻人大多在村办企业上班,幸福感写在每个人脸上。“白沙村能有今天,关键是有个一心为民的当家人。”村民们点赞的当家人,正是全省“千名好支书”、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

一句承诺:“改变白沙穷面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从体壮如牛的小伙子到年逾花甲的老人,66岁的侯二河已在村支书岗位上干了37年。在他带领下,白沙村从吃不饱饭的穷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去年全村生产总值16亿元,村集体年支配收入2.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1.6万元。村民日子好了,侯二河也老了,但他仍无丝毫懈怠,敢闯敢干的劲头和年轻时一样。

记者:作为白沙村当家人,您干了几十年,没想过安享晚年歇歇脚吗?

侯二河:说实话,现在还真闲不住,歇不得。刚当村支书时,我对村民做过承诺:“改变白沙穷面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1982年,我28岁,在村“两委”班子里年纪最小、资历最浅,但大伙选我当了村支书。白沙村山多地少,当时有句顺口溜:“吃水爬井坡,做饭烧柴火,糠菜半年粮,麻籽豆擦锅。”上任之初,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大伙吃饱饭。

靠山吃山,村西山场上有丰富的石灰岩,但当时的承包户乱开滥采,还不想交承包费。后来,村里坚决把石子厂经营权收归集体。缺资金,干部带头凑;缺技术、缺设备,跑到外地学习取经;为解决供电问题,我记不清往供电部门跑了多少趟。石子厂投产当年赢利5万元,从石子厂开始,白沙村大办企业,先后建起石料厂、洗煤厂、铁矿、焦化厂等20多家企业。这些年,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享受的福利增加到免费新农合、免费幼儿园等“十免费、八补助”共18项福利。

一片绿色:“不能光吃资源饭,必须把生态修复好”

记者:这些年白沙村发展主要靠资源型产业。是什么让您下决心推动产业转型?这个过程顺利吗?

侯二河:白沙村富了,但空气质量、生活环境越变越差,20多个厂子带来严重的粉尘和空气污染。就算不开窗,一天下来,窗台上也会落上厚厚一层灰。有外地参观团戏称,“白沙人是住着别墅吃粉尘”。多年开采石灰岩、铁矿,导致山体千疮百孔,就像留下了一道道“伤疤”。站在山脚下,我经常想,这是百姓真正想要的生活吗?

早转早主动。2012年,当资源型产业还红火的时候,我就给干部群众讲政策、算长远账,下决心关闭拆除了焦化厂、洗煤厂、热油泵厂和3座铁矿,每年利润损失有1.5亿元。对保留的石灰厂等企业实施环保改造,投资2.5亿元建成了全封闭、零排放的建材生产线和高活性氧化钙厂。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许多技术含量低、环保不达标的小作坊、小企业被关停取缔,但白沙村的环保建材生产线基本没受影响。当然,我们并没有满足一直加工初级产品,而是引进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延伸石灰等传统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我们聘请天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编制了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山体修复和废矿复垦复绿,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农耕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乡村游目的地。这项工程第一步,就是为裸露矿山披上绿装。我们通过砌石垒堰、客土回填、引水上山等措施,克服了缺土少水、树木成活率低等难题,今年将完成800亩裸露矿山植树复绿。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我们建起了农业生态园,发展生猪、肉牛、肉鸡养殖等绿色产业,着力打造4A级乡村旅游景区,努力让白沙成为邯郸市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根本保障:“抓好基层党建,夯实战斗堡垒”

去年10月,侯二河突发脑梗,病发时严重得无法说话和走路,体重一下子掉了20多斤。住院康复期间,一拨又一拨村民前去探望。大伙说:“老支书是咱的主心骨,哪怕咱自己倒了,也不愿看到老支书病倒啊。”

每每忆起此情此景,侯二河都禁不住眼眶湿润,村民的牵挂与信任给他注入了奋斗动力,更激发了他“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

记者:白沙村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克服了不同阶段的困难,始终保持向上的势头,您认为根本原因在哪?

侯二河:“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这么多年真真切切的感受,也是白沙村发展的根本保障。从吃饱饭到生活富足,再到生态宜居,只有抓好基层党建,夯实战斗堡垒,才能攻坚克难。

每月25日,是白沙村的党员活动日;每周一,我们都要雷打不动开展集中学习,提醒干部遵章守纪,时刻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我们坚持“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就是“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凡是涉及村民公共利益的事,必须严格按程序决策、实施,做到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每件事、每笔钱都要让群众明明白白。

去年9月,白沙完成村“两委”换届,一些优秀年轻人进入班子。我对他们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始终秉持一颗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公心。这些年,我们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不动摇,制定了干部“四不准”:不准在企业参股分红,不准参加工程项目招标、不准承包集体企业、不准安排子女担任企业负责人。

只有干部自身正,才能和群众拧成一股绳,才能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前行。  (记者 刘剑英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