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壮志撼山岳
——后池故事(上)
2016年后池村修路时的场景。村民们在党员的带领下,用肩挑背驮的土办法,搬运石头,砌石垒堰。(资料图片)后池村供图
这不是传说,更不是笑谈。
一群留守在深山老村的六七十岁的老人能做什么?在涉县关防乡后池村,有这样百余位老人,他们在没有资金、又缺少青壮劳力帮助的情况下,在党支部带领下,不等不靠,垒灶上山,硬是在大山深处修筑了两条共计6100米的通山路。
建设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他们的初心愿望;自己动手、苦干实干是他们的行动誓言。在邯郸、涉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蝶变为一个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一
2015年11月到12月间,涉县关防乡后池村,太行山深处一个安静的小山村。
石头垒砌的房屋沿山崖一座座向上堆叠着,冬日阳光下,几位老人正坐在山坡上晒暖。和很多村庄一样,由于村中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出外打工去了,1000多口人的村子,只剩下300多老弱妇孺留守在家。村里村外,笼罩着一种衰败的气氛。
与村里的闲寂相比,村党支部书记刘留根心里充溢的却是一种焦灼。这年春天,他刚从邢台前南峪参观学习回来。“同样地处太行山,人家能搞得那么好,我们为什么不能?艰苦不奋斗等于落后。党支部必须把民心聚起来,带领大家富起来!”夜深人静,当过兵的刘留根被发展的渴望激荡得不能入眠。
山高路险、行路难是制约后池发展的最大羁绊。尤其是通向山上的道路,别说走汽车和大型机械,就连走辆小推车也难。刘留根找施工队估算过,仅把10公里的小路拓宽到三米半,光土石方工程,就要100万元。而此时的村集体,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怎么办?他把目光聚集在了山坡上的村卫生室。每年冬闲,这里不仅是村民茶余饭后的“聚集所”,更是传递信息、引领观念的精神“补给站”。
几次党员大会之后,这里热议的话题正一点点接近“主题”:
“咱后池的梯田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是祖先用双手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因为山上没路,现在撂荒的越来越多。与其闲坐,不如动手把路修修,这样,无论是运送肥料,还是收点粮食,各家各户走起来也方便。”
说话的人叫刘虎全,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再加上洋溢在眉目间的虎虎生气,使人看不出他已是67岁。老党员,在村中热心公益,这使他的话总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
“咱后池坐落的这个地方,前面是沟,后面是山,要说修路,那是几十年来的期盼,可眼下咱们手里没有一分钱,拿啥修路?”一个弱弱的声音问道。
“哎!没有钱,雇不起大型机械,咱不是有一双手吗?咱后池历来就有义务修路的传统,现在生活可比过去强,仍旧义务出工呗!”
这是64岁的党员刘土贵。他虽只有一人一口,但在四川当铁道兵的经历,使他一提起修路,就热血沸腾。
“没钱,咱可以出义务工。只是村里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还修得动吗?”一位刚从门外挤进来的老人说。
“青壮年都走了,但我们搬石垒堰还行,今年修不完,还有明年,明年修不完,还有后年。我们修不成,还有子孙,总有一天能修通。”
69岁的刘乃分,身材矮小,头发斑白,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一副哀苦的神色。然而一提起修路,他的表情立即变得神采奕奕。
……
听到这些声音,刘留根心里涌起一阵阵暖流。经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同意:利用农闲时节,党员带头,村民自愿,义务出工,把山上的田间路拓宽、修平!
这是后池人永远铭记的一天——
2015年12月8日。天刚蒙蒙亮,在后池村通往村外的小路上,刘虎全、刘土贵、刘乃分等7个人,背着工具徒步上山了。
由于从小与山石打交道,每人都有一手垒堰的本领,他们干起活来,并不觉得沉重。
冬季的天太短,往返村里又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午,就在那些荒芜的田垄上,他们拿出从家里带的干粮吃了起来。感觉到冬日时光的匆促,吃过饭,他们又抓紧时间干了起来。第一天,他们修下的路基只有3米。
二
“今天谁有空,咱上山修路了!”当山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从村委会的大喇叭里,一准儿传来村宣传委员刘拥军的广播声。
瘦高个子的刘羊年,尽管已74岁,可他身板挺直,耳不聋、眼不花。这一天,他早早起床,吃过早饭,找出最锋利的一把尖镐,就上山了。
60岁的刘社会刚从外地赶回来。得到村里修路的消息时,他正在武安打工。尽管在外挣的工钱不少,但身为党员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赶回来了。一大早,他不仅出现在了修路现场,还开上了他那辆结实耐用的三马车。
走在队伍中的,还有69岁的农妇史合珍。她的丈夫、老党员刘合庭身体有病,大儿子腿有残疾,男人们不能走到工地上去,她说自己不能再缺席。
从后池村前往村外梯田的路上,背着尖镐的、手持铁锨的,一个接着一个。仅仅在一周之后,参加修路的人就由7人增加到了20多人。由于山高路远,大家带着馒头烧饼,拎着水壶,打起简单的行囊迎风走着。每个人都说:“我们为自己修路,为子孙后代谋福,谁能不参加啊!”
后池村历来就有“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的说法。那些悬在山间数年没有修整过的山路,有的遍布砂砾,有的沟壑纵横。在刘虎全、刘土贵等的安排下,修路队伍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有的负责采石,有的负责铲土,有的负责来来往往的运输。
在现场,最艰险的工作莫过于傍着山崖垒堰:人们先下到沟底打好地基,然后再把从山上凿下的石块严丝合缝地垒在一起,石堰在一点点地增高,堰上的人身外就是悬崖峭壁,但他们没有一丝畏惧和气馁。
新修的路基沿着沟谷,一点点向前延伸着……
三
“咱村的老人们在家里修路呢!”2016年1月中旬,有着300人的后池在外打工人员微信群,忽然热闹了起来。
随着一幅幅老人钎凿锤击和在山间搭火做饭的照片发往群里,每一位在外打工的后池人的心,都被打动了。
“各位在外打拼的后池人,我们的父老乡亲为了能修一条上山的路,义务出工,饱受艰苦。我们因为工作不能回村参加劳动,但可以通过捐款捐物,参与改变家乡面貌。建议大家少抽一包烟,少喝一口酒,至少用我们的捐款为老人们改善一下生活。”
一声倡议,应者云集。
100元、200元、500元,6个小时,捐款已达6800多元。
“献平哥,我们都在外地回不去,你代表大家去看看咱村的老人们吧!”
52岁的刘献平,在涉县县城开着一间门市,当天,他在县城采购了猪肉、白菜、豆腐等,用自家的厢式货车拉着,回后池来了。
在村后的山上,他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村民义务修路的队伍连成一条长龙,有的在传递石头,有的在砌石垒堰。雪花落在他们的肩上、头上,他们也浑然不觉。那一双双裸露在凛冽寒风中的大手,裂着口子,沾满尘灰,却将一道大堰垒得那么精致。
就在背风的山旮旯处,临时垒起的柴灶正在熬煮着村民从自家带来的南瓜、萝卜、白菜。中午,热汗淋漓的修路人开饭了,当看到那些落满黑灰的熬菜盛在一个个粗瓷缸中,父老乡亲们吃得是那么香甜时,刘献平的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
11岁的刘蜀鑫在山路上走着,他的怀中紧紧抱着的是一捆面条。
这天,当他放学回到家,他的父亲、53岁的肺癌病人刘火林把他叫到炕前说:
“你把桌上那捆面条,送往修路工地去吧。”
“爸,面条没了,咱家吃什么?”
“咱家穷,也不差那一把面条。面条没了,咱可以吃别的。可路是咱后池人的希望啊。”
一路上不停落泪的小蜀鑫把面条送到了修路现场。可大家谁都觉得无法收下这面条。
在村里,一幅大红条幅的标语出现在了村中央的永安阁上:
“一个家,一个梦,一起拼,一定赢”。
这是村民刘李平写的。当他从外地打工回来看到村中的场景,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他便写下了这句话。
四
临近春节,更多在外打工的人回来了,放假的大学生们也回来了。
修路的队伍从最初的20人、50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
山坡上彩旗招展,群山间一片沸腾。
1983年,为了修通到涉县县城的路,后池数百青壮劳力在党支部带领下,自带干粮到必经的曹家村修路。那时,他们白天修路,晚上就住在当地村民闲置的房屋里,挨饿受冻,没有一个人叫苦。
1996年,为了打通到武安的出山路,后池人又是自带干粮,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连续修路7个月,义务出工19000多个。每家的出工数量,村里至今有本可查。
由于连续在寒冷的山中劳动,老党员刘虎全感冒了。刚开始,晚上在村卫生室输液,白天他还在工地上修路。后来,高烧使得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和他一起的刘乃分劝他说:“你不能再干了,回去吧。”刘虎全说:“路正修到最难的地段,等修完这段,我再回去休息。”
但他没有等到最难的路段修完,就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路上。
老党员刘土贵,当因临时雇佣钩机,1万多元的费用无处可出时,他站出来说:“卖了房子,也得还上钩机钱。”他的话让许多村民感动得掉泪。
随着媒体的报道,更多的人知道了后池人修路的事儿。市委书记来了,交通局长来了,职能部门和爱心组织来了。在现场,每一个人都被老愚公们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他们有的随手掏出兜里仅有的现金,有的来时就带着慰问品,有的抑制不住激动当场就加入到劳动队伍之中,为的都是表达对这些拼搏奉献者的敬意。
市交通局经过研究决定:后池人修筑多长路基,交通部门给硬化多少路面。这个令人喜出望外的消息更给了大家信心。短暂的年节过后,正月初四,等不及春天来临的后池人就又不约而同地上了山,他们比以往更有力量地抡起开山修路的尖镐、铁锤……
春天来了!从寒冬开始,历经100多天,2016年3月15日,两条宽4米,总长6100米的山路像两条银蛇飞舞在崎岖的大山间,一条通向北面的桃花山梯田,一条通向南面的南怀蛟梯田。
而对于村党支部书记刘留根来讲,修路只是打开了幸福之门,更大的幸福还在后面…… (记者 张英军 赵书华 刘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