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民生关切,直面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立行立改,动真碰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以实际行动着力为民服务解难题,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现象需要警惕:明明是一项好的政策或措施,由于在落实过程中不用心、不细致、不到位,不但没能解决问题,更没能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省委书记王东峰在调研时,认真细致地考察了许多惠民利民便民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他发现,一些地方在农村散煤治理过程中,为了减少粉尘污染,给贫困村送去无烟煤,可是无烟煤“没有火焰,做不了饭”,最后群众还得烧冒烟的散煤。一边是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黑烟,一边是堆在墙角无人问津的无烟煤。本是环保和利民的举措,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让人尴尬,更让人警醒。正如王东峰书记对此事的三次发问,钱也花了,煤也送了,就是老百姓没人烧,当地能不知道吗?这能说工作落实了吗?
作决策前不做认真深入的调研,工作推进中管理流于形式,工作做完后不看效果反馈——无烟煤送给群众却无人用,背后藏着简单线性的思维方式,也藏着懒政惰政和形式主义的尾巴。
为民服务的落实环节是决定工作成效的关键步骤,也是最需要用情用心用力的地方。抓落实过程中主观臆断、脱离实际,做不到精准施策,好政策就难以落到实处,好措施就无法发挥作用,为民服务解难题也难免成为一句空话。
为民服务解难题,需要有真情实意。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民服务干不到点子上,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工作手段和方式存在问题,从根本上讲却是因为对群众的感情不够真挚,没有把群众的事真正放在心上。省会石家庄的综合警务服务站,可以办理机动车违章消分业务,有时会因为连不上网个别警务站就不给办理这项业务,但吕建江不这样:即便真连不上网,他也从不“把人往外推”,而是主动记下电话或车牌,等能连网时再处理。像吕建江这样将心比心,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不嫌麻烦不怕困难,群众又怎么会不满意?
为民服务解难题,离不开用心用力。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利益诉求多种多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为民服务,如果不深入实际、摸准情况、对准群众需求,不扎实细致做工作,就会劳而无功。2002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省武平县铺开,因涉及利益关系复杂,工作推进困难重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深入了解农民诉求后,提出了先解决好“钱从哪里来、树要怎么砍、一家一户怎么办”三个问题。武平县以此为遵循,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改革,最终成为全国典范。这件事告诉我们,多用心、多动脑,让决策、施策的全过程更加精准、细致,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牢靠,才是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调查研究更深入、剖析问题更深刻,整改落实才能更精准。能不能为民服务解难题,体现、检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守初心、担使命才算落到了实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切实得到增强。 (张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