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运河古驿 大运泊头

2018-09-27 08:57:1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运河古驿 大运泊头

——走进2018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泊头文化旅游周

以水为胜,以河生地,以航达裕,城有其馨,是为泊头。

泊头市始建于东汉,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因运河漕运兴起而得名。

千年运河滋养出沿途秀美风景和运河风情,孕育出泊头特有的运河文化、工业文化、农耕文化。依托特有的资源,泊头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文化旅游业,规划出历史文化游、红色游、工业游、乡村观光游四大脉络,向全域旅游的目标奋力迈进。

运河古驿,大运泊头!

运河景观带南段。

四轮驱动,向全域旅游迈进

泊头,大运河臂弯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带中,紧邻黄骅港、天津港,境内国道、高速、省道纵横,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历史文化游,恢弘灿烂。泊头,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小城。汉献王刘德建日华宫广集硕儒研学著书,乾隆下江南,几次在泊头泊船登岸。唐代诗人张祜,明代廉吏余继登、孝子耿桔,清代学者王兰生、刘理,近现代教育家南汉忱、地质学家王竹泉……一代代名人志士照亮泊头历史的天空。 行走在如今的泊头古运河畔,两岸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河道内林木苍翠,繁花似锦。运河之链、临河栈道、码头雕塑,让人流连忘返……

红色游,追忆先贤。泊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清真古寺,讲述着革命志士传播火种的大无畏精神;富镇烈士陵园纪念塔、军屯惨案纪念碑、黄立荣烈士纪念馆、申宪智纪念馆讲述着先辈们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英勇事迹。1948年2月,华北局城市工作部搬至泊头这座红色的小城,为中共中央在解放平津中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可靠保证。

工业游,文明再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润一方风物。

炉火呼啸,金星飞溅,泊头“打行炉”的汉子行走了大半个中国。在岁月沧桑中,他们铸造了沧州铁狮子、沧县铜钟、东光铁佛。上世纪70年代,泊头生产出了口径1800毫米大阀门。从与无锡、佛山比肩为中国三大铸造基地,到今天的铸造名城,铸造业就这样神奇地深深扎根于这座小城。

1912年,“泊镇永华火柴”诞生,结束了中国依赖洋火的历史,和铸造一样,火柴是点亮泊头工业文明的又一颗火种,它再次让泊头声名远播。

乡村游,回归田园。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春天这里一片香雪海,秋季这里一片霞满天。从以梨枣为主导的林业打造出河北省平原森林覆盖率第一县市,到亚丰鸭梨观光采摘园品尝鸭梨的香甜,到苟鲁道古桑文化产业园采摘桑葚,到灌河乡村旅游产业园享受乡村生活乐趣,到后八尺村欣赏泊头工艺铸造的意趣……一个个光彩夺目的美丽乡村,一处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蓬勃兴起。响亮的运河号子、诙谐幽默黑旗高跷、香酥的杨家烧饼、风味独特交河煎饼……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让泊头人民生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山楂树广场。

深入挖掘开发大运河文化,打响泊头旅游特色品牌

今年,沧州市确立了“千年杂技梦、百里运河图”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题,泊头市作为2018年沧州市旅发大会的分会场之一,深入贯彻落实沧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刻认识把握自身的运河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泊头文化旅游周,明确了泊头文化旅游周的承办主题是“运河古驿、大运泊头”。

运河是泊头的母亲河,泊头因运河而生,因运河得名,因运河而繁荣。

大运河是泊头的繁荣之河。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泊头运河“桅樯林立,日泊百船”,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所未有,反映出泊头商业的繁荣。至清朝中后期,泊头商业更加鼎盛,成为津南第一大商埠,南方稻米、丝绸、茶叶等商品均通过泊头转销到华北地区。近代以来,依靠运河强大的运输能力,泊头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火柴厂,成为民族工业的骄傲;因运河的便利,华北局城工部选址泊头,为平津战役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运河依然具有相当规模的航运能力,天津与德州间的货轮往来不绝。

从古至今,在大运河的哺育下,这里涌现出一大批名人志士:唐代著名诗人张祜,因诗歌成就卓越被誉为“海内名士”,“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等佳句名扬四海。明代礼部尚书余继登朴直缜密、敢于直谏,参加纂修了《大明会典》。近代爱国教育家南汉忱,是津南地区新式学校的倡导者和创建者,教育部前部长蒋南翔为其题词:“南汉忱先生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值得学习。”现代煤炭地质学家王竹泉,率先提出煤的接触变质规律,带队发现了陕北煤田,被誉为“中国煤田事业的奠基人”。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泊头市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前辛倒虹吸、尹庄闸改建、解放桥北侧护坡延长等10余项工程,修建了运河橡胶坝、运河景观带等项目,为大运河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今后,泊头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利用大运河穿城而过的自然禀赋,深入挖掘开发大运河文化。同时,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开发,努力打好四张“旅游牌”,整合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产品内涵,打响泊头旅游品牌,提升全域旅游开发水平,让大运河畔的古驿新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着力打好文化旅游牌,依托运河景观带、清真寺等节点,打造富有泊头特色、彰显地方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旅游。着力打好红色旅游牌,立足泊头革命老区实际,依托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富镇烈士陵园纪念塔、军屯惨案纪念碑等革命遗址,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打造爱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一日游线路。着力打好工业旅游牌,结合“十里香文博园”建设,挖掘开发“十里香大运河酒文化产业园”景观;同时,结合泊头1300多年的铸造历史,用好“中国铸造名城”这张名片,统筹好铸造小镇、铸造公园、铸造博物馆建设,努力打造工业旅游城市。着力打好生态旅游牌,依托泊头梨枣、桑葚优势,组织好梨园赏花旅游、梨果采摘等活动,大力支持灌河观光园、亚丰梨园等发展,带动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

“运河景观带+十里香酒文化产业园”,串起泊头最美风景线

为全力办好2018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泊头文化旅游周活动,泊头市以大运河文化为主线,全力擦亮泊头鸭梨、铸造、火柴、十里香酒等名片,把十里香酒文化产业园和大运河景观带作为观摩景点,打造“运河景观带+十里香酒文化产业园”路线,串起泊头最美风景线。

他们高起点设计,聘请专业设计机构,量身打造旅游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累计投资5.5亿元,实施了观摩景点、配套设施、沿途街路改造提升3大类、11个建设项目,完成了104国道改造、外环路提升、红旗北大街取直,以及运河景观带、绿荫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等工程。高水平筹备,以“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旅游商品展销”为内容,精心筹备文化旅游周活动,并利用手机APP等方式,灵活展示泊头的历史、文化、产业等内容,力求呈现一道丰盛的文化旅游大餐。

天高云淡,秋风飒爽,层林尽染,梨果飘香,在这美丽的季节,一段愉快的旅程正在开启——

“闻风千家醉,开坛十里香。”香甜绵软的运河水,孕育出开坛十里香,让行船的汉子枕涛酣眠。专家们评价十里香酒时说:“饮前香气幽雅怡人,入口诸香绕喉,饮中畅快甘润,饮后余香不绝。实为柔香白酒典范。”

十里香酒文化产业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泊头市开发区内,国家2A级工业旅游景区。总占地719亩,包括“三园”即工业园、发酵园和文博园,五大功能区即工业生产、生物发酵、酒文化博物馆、接待中心、会议中心等。十里香股份公司,始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建成华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浓香窖池群,成为河北省最大规模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基地。通过全景展示“十里香”酒的酿造技艺,浓墨重彩地记录和传承着灿烂的大运河酒文化。

十里香是河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近年来,每年接待参观人员近万人。

当人们走进酒窖,扑鼻而来的陈年酒香也越来越浓烈。在这里,重达1000斤的陶坛有1000个,木质酒海34个,整体储酒量500余吨。虽然储酒总量不多,但每个酒坛中储存的都是10年以上的优质原浆酒,30年以上的有50多吨。经业内专家评估,这个酒窖的整体估值3.5亿元,被称为“黄金酒窖”。

十里香的66°体验馆,呈现的是十里香的酒史文化,以及十里香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在这里,还珍藏着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一个明代酒坛,酒坛上镌刻着“开坛十里香”,也佐证了泊头悠久的酿酒历史。大家在体验馆里,也可以品尝到十里香品质最好、价格最贵的66°酒。

文化旅游周,十里香以“醉美沧州——十里香封藏大典”为主题,举行压排原浆酒的封藏活动,活动安排了“礼迎贵宾、封藏大典、品尝美酒”三个环节,力求展现十里香70多年来的不凡历程、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十里香酒的一流品质。

京杭大运河泊头市区段全长7公里。为充分展示大运河的生机与活力,泊头市在裕华桥至北环桥河段两侧悉心打造了大运河景观带项目。景区全长1.9公里,占地面积56.9公顷,集风貌保护、文化展示、观光休闲等功能为一身,运河之链、临河栈道、山楂树广场、码头文化雕塑……亮点频现,游人如织,成为大运河沿线文化休闲景点的后起之秀。

运河景观带位于泊头市中心城区的运河北段,项目充分利用了运河两侧河滩地的自然地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苗圃和果林,栽植树木以本地树种为主,既挖掘、传承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又不破坏大运河的生态环境。泊头是沧州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为了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统筹发展好“运河文化带、运河生态带、运河旅游带”三个链条,聘请了国内顶尖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园林绿化一级资质公司具体负责施工。

整个景观带按照“一轴、三点、多场、多链”的景观结构,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功能,分为滨河休闲区、运河文化展示区、入口景观区、运河风貌保护区、苗圃观光区、主次入口等6个功能区。在运河之上,建设了沟通运河两岸的景观桥,构成了运河景观带的地标性建筑。全长3.6公里的堤顶路、4.1公里的临河栈道、1.4公里的自行车道,构成了运河景观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既实现了绿化美化效果,又达到了防洪泄洪的要求。

泊头文化旅游周的主会场,占地113亩的山楂树广场,广场因为周边种植了成片的山楂树林而得名。场地中心是演艺广场,四周分布着荷花池塘、草坪看台、文化轴等景观。泊头文化旅游周活动,立足运河资源,突出泊头特色,讲好运河故事,主要进行“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旅游商品展销”三展活动。届时将演出《运河号子》歌舞、六合拳表演、小竹马、黑旗高跷等10余个富有泊头特色的文艺节目。

在中心广场南侧,是非遗技艺展示区和旅游商品展销区,共展示泊头火柴、三痴斋泥彩塑、交河煎饼等13个非遗项目,通过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制作,与游客互动交流,展现泊头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场销售十里香酒、铸造铁壶、鸭梨等10多种泊头特色产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泊头人民耕耘下,泊头,从运河古驿、津南第一大商埠正在向水运之城、生态之城,运河文化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泊头旅游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