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为了船舶平安靠港——记黄骅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杨炳栋

2018-07-27 11:44:01 来源:河北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杨炳栋(右)在工作中。

□通讯员 黄 洁

引航员,一份特殊的职业。作为黄骅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杨炳栋把工作做到了精致。

他从业15年,引航3500余艘大型船舶,成为业内“专家”;他撰写的《冰期排冰靠泊操纵》在2017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获得一等奖,并荣获“中国引航科研创新十大新成果奖”;他被天津理工大学海运学院聘请为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成为全国引航站内为数不多的“大学教授”;他的连续区域乘潮理论用计算机实现了复杂算法的可行性,填补了长航道精确乘潮的空白……

所有成绩的获得,都来自于每一次辛苦而严谨的工作。

今年4月16日,杨炳栋奉命引航来自马绍尔群岛、满载20.7万余吨矿石的船舶“天秤之星”。引航的起始点从45海里外的曹妃甸分道通航南侧开始。

当天8时接到引航指令,杨炳栋就开始整理行装。8时30分,杨炳栋背上装着救生衣、PPU、手持VHF等设备的“引航包”从黄骅港乘车出发,赴天津塘沽中信海直机场乘直升机登轮。11时,直升机稳稳降落在船舶甲板上,杨炳栋引航正式开始。

在他的指挥下,位于临时锚地的“天秤之星”开始向航道端部航行,等待进港时机。15时航道进入乘潮窗口期,“天秤之星”上线进港,经过4小时航行后,“天秤之星”抵达黄骅港20万吨矿石码头。

减速、转向、靠泊……在引航中,杨炳栋从容不迫,却又分秒必争。直到21时,船舶安全靠岸,杨炳栋引航结束。

连续13个小时工作,这是杨炳栋15年职业生涯中最普通的一天。杨炳栋说,引航,受到天气、海流、通航等各方面不确定因素影响大。每次引航,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这次引航的船舶排水量达25万吨,引航靠泊稍有差错,损失不可估量。

每一次引航也是引航员“与风浪共舞,与风险相搏”的过程。一次,在引领一艘满载电煤的船舶出港过程中,由于舵叶被卡住,船舶直接向工作船码头冲去。杨炳栋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停车、全船进入应急程序,先抛左锚,倒车,再抛右锚,拖轮赶到应急顶推。这才将船舶安全靠泊到附近空泊位,避免了事故发生。

无数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源于杨炳栋对专业不断的钻研探索。虽是航海专业毕业,但杨炳栋并没有囿于课本知识,而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通航环境千变万化,茫茫大海上,风向、潮流随时都在变,他需要对面前的海域了如指掌,哪里是浅滩,哪里有暗堤,遇到险情怎么办,这一切课堂上学不到,全凭在海上摸索。

杨炳栋说,他喜欢“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他总想研究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艰苦,但也是兴趣点所在。他的办公桌上堆得满满当当的航海书籍,有相当一部分是托国外的朋友花重金邮寄过来的。这些书,给了他很多帮助。

黄骅港综合港区两个20万吨级矿石泊位建成后,如何实现满载通航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杨炳栋结合多年来对航海学、海洋学、测绘学的学习研究和对黄骅港航道实际情况的观察分析,提出“连续区域乘潮”理论。这种方法能够准确推算出船舶乘潮窗口期,既能最大限度利用宝贵的潮汐资源,又能够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大幅度提高港口的吞吐量和靠泊能力,减少待泊时间,增加船东和港口的收益,为货主节约成本。这项技术解决了港口的发展瓶颈,也填补了国内长航道乘潮的空白,为黄骅港树立起良好的港口形象。

因为热爱,所以钻研。引航中的难题,乃至于整个全球航海业的棘手难题,都成为杨炳栋的研究兴趣点。

冰期船舶操纵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的船冰碰撞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人涉及。而黄骅港经常会受到海冰的困扰,致使船舶靠泊困难,造成船舶和港口设施的危险系数大幅增加。杨炳栋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在实践中总结形成四大类、14种靠泊方法,攻克了冰期操纵中的难点,撰写出了《冰期排冰靠泊操纵》。

责任编辑:史艳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