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煤炭港区建成48个煤炭筒仓,作业抑尘率达到97%。图为煤炭筒仓一角。 记者曹智摄
在人们的印象里,港口煤炭装卸场地附近总是覆盖着煤炭粉尘,含煤污水、船舶产生的烟气也污染着海水和周边生态环境。但是,黄骅港煤炭港区绿色港口的建设,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在这里,看不到粉尘,也见不到污水;地面是干净的,空气是清新的,海水是蓝色的。
实现粉尘全面受控,堆场附近粉尘浓度仅为每立方米0.48毫克
7月3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翻车机房,一车车煤炭被倾倒在这里。在阵阵白雾喷射下,车间内几乎看不到粉尘。
工作人员介绍,干雾抑尘机喷射出去的干雾,与煤炭粉尘接触后就会凝聚变大,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起到了抑尘作用。
“通过干雾抑尘,翻车机房的粉尘能减少95%以上。同时,采取我们研发的本质长效抑尘技术,可确保翻车机房转运全过程粉尘排放达到最低。”负责黄骅港煤炭港区运营的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董事长刘林介绍。
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是原神华集团与省建设投资集团1998年出资组建的企业。公司成立之后,港区曾长期受到煤炭粉尘的困扰。
刘林回忆说,2015年冬季的一天,他去生产现场,恰好赶上大风天气,堆场煤炭粉尘飞扬,对面看不见人,开车看不清路。这种状况让他对港区的前途充满担忧,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煤炭港口生产流程长、转运点多,起尘点也比较分散。公司之前也曾先后加装了各类除尘设备设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刘林感叹。
自2015年起,该企业从根源上找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源在翻车机房。“这里是到港煤炭接卸的第一个环节,承接着近30种煤炭的接车卸车任务,是煤炭粉尘产生的起始点。”刘林说。
煤炭的外含水率对煤炭扬尘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煤炭的表面含水达到一定比例时,就可以实现煤炭粉尘有效附着,从源头上抑制粉尘的产生。沿着这个思路,该企业研发出了适合北方煤炭港口的“本质长效抑尘技术”。该技术先后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并在2017年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上斩获金奖。“港口企业拿到这个奖项的,目前全国只有两家。”刘林颇为自豪地介绍。
建成48个煤炭筒仓,作业抑尘率达到97%;在堆料机大臂上安装洒水系统,实现煤垛表层均匀洒水;实施路面硬化改造,将路面粉尘收集进行二次处理;在皮带机头部安装清洗装置,实现皮带表面的冲洗清理……近年来,神华黄骅港务公司以问题为导向,发动全员力量搞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如今,该港区已实现了煤炭粉尘的全面受控。第三方监测机构近日现场勘测显示,黄骅港煤炭港区堆场附近的粉尘浓度仅为每立方米0.48毫克,还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的一半。
建设生态水系统,实现含煤污水“零排放”
“这是我们的四大水系之一的生态湖,由建筑垃圾场改建而成。主要作用是收集缓冲压舱水,并提供生产用水。”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由4万平方米的水面、景观石、景观树和游廊等构成的“莲园”旁,工作人员介绍。
黄骅港港区地碱水咸,淡水资源匮乏。以前,港口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部依赖市政供水和周边电厂的海水淡化。2016年,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用水量为230万吨。随着生产、环保投入的增加,2017年,该公司用水量达到了325万吨。
如何解决生产用水,同时确保含煤污水不排海,就成为新问题。
“来港空船装载了大量淡水作为压舱水,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淡水资源。但受制于容水能力所限,一直以来我们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淡水。”刘林说,2016年起,他们以港区内闲置场地为基础,建设了以“两湖”“两湿地”为主体的港区水系统,新增水域面积30万平方米。
“两湖”有效增加了船舶压舱水的回收能力,满足了公司喷淋绿化的洒水需求。“两湿地”则负责对含煤污水进行分级沉淀。
水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港区的环境质量,使黄骅港的作业现场变成了公园,也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7年,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实现压舱水回收53万吨,污水处理回用37万吨,节约用水成本近500万元。今年,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压舱水回收有望达到100万吨。5月起,仅凭压舱水回收,该企业就基本实现了用水自给自足。
污水处理方面,该公司进一步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升级,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处理能力达到14080吨/天。同时,对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将污水处理后的水注入生态湿地和生态湖等,形成了生态水系统的循环。
即使到了汛期,生态水系统也能有效发挥污水存储和处理功能,保证含煤污水“零排放”。
建设岸电系统,进行港区绿化,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7月3日,黄骅港煤炭港区三四期码头上,岸电系统通过一根根电缆给一艘艘货船供电,货船烟囱里没有任何烟气排出。
工作人员介绍,深圳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测算显示,一艘燃油含硫量3.5%的中大型货船,靠港停泊期间,辅助发电机所产生的碳排量占港口总碳排量的40%至70%。
岸电系统可以让船舶供电减少污染。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先后建成高压岸电7套,覆盖11个泊位,低压岸电11套,覆盖所有工作船码头,有效减少了在港作业船舶产生的废气。
为改变煤港生态环境,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累计投资近2亿元,不断扩展绿化空间。目前该港区绿化面积已达120.8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3%,生活区和办公区均已实现绿化全覆盖,港区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形成了“港在海中,人在画中,运煤不见尘”的环境。
“黄骅港煤炭港区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值得全省相关部门、企业学习借鉴。我省也将加快制定实施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计划,确保港口生态环境年年有新变化。”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全省港口生态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到2035年,全省港口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绿色港口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记者曹智 通讯员谭磊、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