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当餐车长的母亲跟着高铁列车长女儿再跑“蜀道春运”
从“6天一往返”到“当天打来回”
2月10日,姚树玲和高敏母女在开往成都的G89次列车上合影留念。 记者王成果摄
“今天,我要跟随女儿去体验体验36年后的‘蜀道’新春运。”2月10日是姚树玲55岁生日,早上8时零2分,她拿着女儿给她买的车票,在石家庄站登上了开往成都的G89次列车。
36年前的春运,姚树玲是石家庄开往成都列车上的一名餐车长;36年后的春运,女儿高敏是石家庄开往成都列车上的一名高铁列车长。
“1981年底,我到石家庄客运段参加工作,后来在北京到成都的189次列车上任餐车长。”姚树玲清楚地记得,那时,石家庄到成都往返近4000公里,需要近6天时间。
去年12月,西成高铁开通。今年2月8日,石家庄到成都开跑“复兴号”。高敏告诉妈妈,现在从石家庄到成都,单程最快只要6小时39分,当天就能实现“早出晚归”。
旅行的速度变快了——
200km/h、220km/h、235km/h、247km/h……车厢内LED屏上不断闪烁的数字,让姚树玲感受着高铁列车的风驰电掣。
“真快!我刚上班跑成都时,车是绿皮车,沿途到处是大山,火车时速才40多公里。”姚树玲说,现在不但有了高铁,还跑上了“复兴号”,时速达到200多公里,这变化实在太大了。
旅客出行选择多了——
“过去,北京到成都、重庆的列车,加起来不超过4趟。”姚树玲回忆起1982年第一次在“蜀道”上跑春运的情形,“人多,大包也多。人挤人、包挤包,超员200%是常事。”
2018年春运是高敏“蜀道”上的第一个春运。从北京到成都、重庆各有9趟列车,既有高铁列车,也有普速列车。从2月1日进入春运开始,高敏已跟了3次车,都没遇到过母亲描述的场景。
“2月10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五,从客流看,这趟车不超员,通道很好走。”高敏说。
旅途环境更舒适了——
姚树玲发现,“复兴号”列车宽敞明亮,座位下面有USB接口,车厢里还有WiFi信号,要吃饭还能从网上订餐,从站外配送到列车上。
“过去春运时,经常因为人多,售饭车寸步难行,我们只能把盒饭装进筐子里,利用列车进站停车的几分钟,把筐子从车外抬到每节车厢。”姚树玲说。
G89次列车穿过秦岭,即将抵达终点时,高敏拿出了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一张电影《十二次列车》光盘和一本相册。
相册里,有一张高敏10岁时和妈妈在餐车上的合影。看到这里,母女二人不禁相视一笑。列车进站前,高敏再次和母亲合影留念。
当天14时41分,G89次列车抵达成都东站。
之后,列车车次改为G90次,从成都返回石家庄。当天21时39分,G90次列车稳稳停靠石家庄站。
姚树玲此次成都往返之行,用时13小时37分。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时速40多公里,到时速250公里;从6天一个往返,到当天实现“早出晚归”;从拥挤、杂乱,到舒适、干净……先后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石家庄客运段工作的这对母女,在“蜀道”上完成的春运接力,让人们看到了36年来中国铁路的新变化带给百姓的新福祉。(记者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