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游客在易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体验推碾子。 记者寇国莹摄
河北新闻网2月2日保定电(记者寇国莹)今天下午,在易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院内,来自保定的100多位市民推碾子、采糕面,忙了满头大汗后,又津津有味地参观了该馆举办的贴窗花、闹花灯、逛庙会等民俗展览。据悉,该博物馆春节前推出的“年年赚、年年棒、年年高——推碾子、采糕面”年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游客。
记者在狼牙山文化博物馆大院看到,碾子、棒子、笸箩、簸箕、精细箩等一应俱全,百十来名游客聚拢在5台碾子前围观,年轻游客推碾子乐得前仰后合。狼牙山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这里除了红色展览和奇石展外,精心推出的民俗展令很多游客大饱眼福。
2月2日,游客在易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参观民俗展。 记者寇国莹摄
记者看到,国家非遗项目摆字龙灯摆出了一个丰收的“丰”字,寓意五谷丰登。已有280余年历史的摆字龙灯因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各种字形而得名。在博物馆二楼,真人大小的蜡像神态逼真,观看民俗展的游客如同置身真实的除夕家庭场景:大红春联书写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
2月2日,游客在易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参观民俗展。 记者寇国莹摄
民俗展中,保定当地庙会和婚嫁等复原场景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二十四节气习俗按照各个时令进行了情景再现。立春吃春饼“咬春”、鞭春牛、互相馈赠春牛图等趣味习俗,充满了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在七十二行非遗一条街里,易水砚制作、曲阳石雕制作、保定驴肉火烧制作等,将保定当地传统技艺进行集中展示。
狼牙山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晓辉表示,他们将力争把博物馆的静态展览与体验活动结合到一起,让来到狼牙山的游客不但能看到各种民俗,还能真正体验到参与其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