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与京津合作产业项目达1125个
总投资5524亿元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戴绍志)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沧州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上获悉,2017年,沧州市坚定自觉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对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累计与京津合作产业项目1125个,总投资5524亿元。
着眼加强产业对接合作,沧州市重点打造协同发展“1+5”平台,即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沧州现代产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京津冀绿色能源保障基地、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京津冀河间再制造产业基地。北京现代最新车型ix35正式上市,北汽威旺黄骅基地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产。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入驻药企102家,27家开工建设、7家竣工投产。明珠服饰产业特色小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投资和体量最大的轻工生产项目,一期正式开工,签约入驻商户3000余家。加强与驻沧大型国有企业合作,与神华集团、中铁建设集团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此外,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项目上报省发改委核准,任沧港快速路和曲港、邯港高速公路稳步推进,中捷通用机场开工建设,任丘、肃宁通用机场开展前期工作。
2017年,沧州市坚持稳定增长、提升质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年初8.7∶49.5∶41.8调整为6.9∶49.7∶43.4,二三产占比稳步提升。二产中机械制造、管道冶金与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5.2%、23.7%和29%,由原来石油化工“一业独大”向产业多元化发展转变。
着眼进一步加快渤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升港口经济发展水平。港口功能更加完善,黄骅港综合保税区具备封关运营条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正式获批。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期工程获得核准,20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煤炭港区四期工程竣工投用,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3个,国内外航线达到19条。预计全年完成吞吐量2.7亿吨,集装箱突破63.5万标箱。临港产业聚集提质,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5个,完成投资47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构建以港口物流、冶金装备、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和荷兰鹿特丹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中欧产业园、韩国产业园等“国别园区”,形成多形态、多国别、多领域开放格局。
着眼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沧州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出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16”方案,集中开展清洁能源供暖、燃煤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扬尘污染整治、劣质煤油整顿等专项行动,2017年全市淘汰燃煤锅炉7569台,购置新能源汽车3274辆,整治“散乱污”企业6628家。抓好环保部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12月25日,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3.57%,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48%,取暖季以来下降35.9%。
立足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以来召开18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改革事项58项,听取专项汇报32项,出台改革专件53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截至2017年11月,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2.25%,规上工业水泥、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9.8%和36.3%,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49.5%;排查和整改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提前完成全年省定任务。推进“放管服”改革,衔接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13批503项,市本级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9批377项,行政审批局实现县域全覆盖,新增市场主体7.5万户,总数达到37.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