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笃定与坚守:塞罕坝奇迹的另一重“遗产”

2017-08-06 14:45:25 来源:新京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55年,三代人,一片森林,塞罕坝“绿色奇迹”显现的笃定与坚守品质,恰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塞罕坝。据新华社报道,这片地处风沙前缘的112万亩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而从昔日飞鸟不栖的荒原,变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背后是几代务林人对植树造林55年的坚持。

55年、112万亩、氧气55万吨……这些数字,串起了塞罕坝“绿色奇迹”的梗概:从清朝时皇家猎苑的木兰围场,到后来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罕见的茫茫荒原,到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肇建,再到今天,是“造福后人”的执念和接力植绿的坚持,孕育了巨变。

如今,当人们在草地恣意奔逐,在林间低吟浅唱,呼吸着清新空气,沉醉于松树的挺拔与白桦林的浪漫时,想必也会有深深的感慨:人间仙境的背后,是一代代造林人、守林人的努力与奉献;看似齐整、规矩的人工林背后,是塞罕坝人同样被格式化的奋斗人生。

从当年红松洼仅有一株挺立百年的落叶松,到如今百万亩苍茫林海;从最初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从沙尘蔽日的残破猎苑,到“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鸟兽的天堂”,塞罕坝人55年间只做了一件事情,老一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一代接力传承,发扬光大。故事很简单,甚至不无老套,脚下的路却是千难万难。

荒原染绿,是个土壤科学、林业技术命题,也是对过度人类活动的警醒;森林存续,也会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诸多维度的诱惑。一片林子能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不断扩大,并形成自己的小环境、小气候,牢牢钉在北方风沙的前缘,风可以过,沙尘留下;清水可以过,洪水留下,殊为不易。

塞罕坝从初具规模到蔚为壮观,并非没有波折。赖以支撑塞罕坝人坚持下来并一以贯之的,无非是一种坚执与使命。比如,不少人认为他们“不开窍”,不会“靠山吃山”“靠林吃林”;又如,也有人不理解,那么多知识分子何以会把一生都抛洒在山林等。事实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乏“愚钝”、生死以之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的宏大生态格局。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精神:摒弃急功近利的“技巧”,放下世俗意义的“成功”,在笃实的坚守中,在缓慢的挺进中,在枯燥的重复中,寻求个体价值的实现。戒急用忍,才能行稳致远。55年,三代人,一片森林,看似平淡的故事背后,有着多少精神的狂飙与情绪的瀚海!

与自然界的风沙相比,做事情时遇到的狂暴风雨往往更难坚守。“收拾山河”,从来都是从收拾心情开始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做事创业,均不例外。急功近利,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辉煌,如不凡的个人履历、亮眼的GDP,抑或可以借此觅得“向上的台阶”。然而,终成大事者多沉潜,恪守内心的追求,坚守既定的理念,永远都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风入山林,会在不断地摩擦与碰撞中幻化为轻吟或怒涛;人行世上,也会遇到种种不可描述的问题与困难。所有这一切,是磨练,也是造就林海、成就大观的必由之路。一份笃定,一种坚守,这也是在各领域续写塞罕坝“奇迹”的关键。

责任编辑:韩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