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逝世后,河北农大科研团队及更多高校师生接过接力棒,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让绿山富民火种永续传承。
□记者 刘荣荣
手持一束黄菊,向着墓碑深深鞠躬,未抬头,泪水已涌出。
“老师,岗底的大树苗长势很好,您瞅瞅我拍的照片。”“老师,咱们的红树莓饮料投产了,您尝尝吧。”“李老师,咱们团队8个科研课题进展良好,有两项还拿了奖。”……3月31日,从各地赶来的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不约而同来到保定市烈士陵园,祭奠“农民教授”李保国。人们墓前含泪,把一个个好消息讲给李保国。
“让山山岭岭绿起来,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就是对他最大的告慰。”李保国逝世后,包括李保国爱人、河北农大研究员郭素萍在内的科研团队,连同河北农大师生,以及我省更多高校师生一道,传承李保国精神,把绿山富民的科技扶贫火种遍撒燕赵大地。
8个科研项目不断档
李保国未竟课题后继有人
3月24日至26日,保定—滦平;3月28日,保定—内丘—赞皇;3月30日,保定—沙河;4月1日,保定—阳原……
这是一张郭素萍近日的行程表。9天6地,对于一个60岁的人来说,或许有些“太拼”。可郭素萍告诉记者:“时间最宝贵了,我能多干一点儿,多跑一个地方,农民们就多一个脱贫致富的机会。”
去年4月10日,李保国猝然离世。老乡们悲痛伤心之时,心头也有忧虑:“李老师走了,谁教我们治山整地,谁带我们更新果树品种?”
“保国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要担起来。”在李保国骨灰安葬当天,李保国的研究团队就重新进行了分工,郭素萍负责苹果,齐国辉负责核桃,张雪梅负责红树莓,确保及时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从岗底到前南峪,从南和到滦县,太行深处、燕山脚下,沿着李保国的道路,迎着老百姓的需求,研究团队把李保国未竟事业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3月28日,内丘县岗底村的苹果园里迎来两位老朋友。
春风拂面,一棵棵大树苗已有一米多高,枝干上抽出柔嫩的枝芽。郭素萍和齐国辉仔细查看树苗长势,眼角有了笑意。
“岗底第一批果树已有30年树龄,急需换代,试验栽培苹果大树苗是保国未了的心愿。”郭素萍说,普通苹果树苗,一年栽植,三年结果,五年丰产,投资见效慢。李保国一直有栽培“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大树苗的构想。郭素萍和团队反复研究种植技术,如今,第一批大树苗终于试验成功。
郭素萍欣喜地告诉记者:“还有3000多棵大树苗走出岗底,在滦县鸡冠山扎根了。”
一年来,科研团队30多次到岗底,20多次到南和,20多次赴临城。
齐国辉曾是李保国的“左膀右臂”,如今更是团队主力。一年奔波,齐国辉两鬓已被染白,“李老师留下的8个科研项目没有一个断档,有两项还拿了奖。他生前谋划的太行山生态大花园正加速建设,南和2700亩红树莓喜获丰收,葫芦峪模式在阜平、曲阳落地开花。”
春风又至,岗底苹果树抽出新芽,绿岭核桃林添了新绿,前南峪农家传出笑语。老乡们迎来一个个新的“李老师”:“有这么多专家帮俺们,就像李老师说的那样,这穷日子马上就到头了。”
一年培训技术骨干3000多人次
乡亲们迎来更多“农民教授”
山腰一块空地上,石头支起一口锅,大锅菜热气腾腾,郭素萍和齐国辉一人一碗,蹲在地上吃得正香。
“郭老师和齐老师真了不起,给我们讲了一上午技术,这会儿还跟我们吃凉馒头就大锅菜。”一位工人竖起大拇指。
前些天,郭素萍接到求助电话,说在沙河北盆水村附近有8000多亩山地,当地农业企业开发了6年也不见成效,请她来给支支招。3月30日凌晨4时许,郭素萍和齐国辉坐着火车赶来了,经过仔细勘察,发现这里坡陡、土少,他们建议该企业可种些油松等,并和当地林业部门联系好了树种。临走时,郭素萍特意交待:“需要技术指导,随时打电话。”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的话早已印刻在科研团队和河北农大师生心中。一年来,河北农大的专家教授们身体力行李保国的这句名言,做培训、讲技术说的都是老百姓易懂易记的“土话”,和农民一个地里干活、一个锅里吃饭,成了农民最信赖、也最依赖的“农民教授”。
近日,在邢台县富家坡村果园里,王海玉被果农围在中间。他一边给农民讲解苹果树枝修剪技术,一边做示范,语言明了、动作娴熟。
“我可不是什么教授,只是浆水镇河东村的果农。”王海玉忙着解释,“这是李老师和郭老师教我的技术。”
在邢台县浆水村,李保国团队带出的33户技术示范户,正按照他们传授的全套科学管理技术指导600余户果农进行果树管理。
李保国在世时,曾举办800多次培训班,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近一年来,科研团队又培训技术骨干和技术带头人3000多人次,他们将成为乡亲们身边贴身服务的“农民教授”。
“李老师虽然走了,但他科技兴农的理念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统一管理,无公害技术,提升林果产品附加值……李老师教的这些我们一定坚持下去。”对于未来,浆水村的村干部和老乡们信心满满。
20万大学生投身扶贫志愿服务
把更多富民技术带到田间地头
灰衣,蓝裤,黑色皮鞋上蒙了厚厚一层土。
“刚从地里回来。”3月31日中午,在河北农大林学院门口见到记者,该学院教师毕拥国憨笑两声。
“您去哪里了?”
“现在正是桃树病虫害高发期,我带学生去满城岭西村的试验田,挂粘虫板去了。”
在学生眼中,毕拥国和李保国有不少相似之处:外表有些土气,钻研有股倔劲儿,有空就往地里跑。
提起李保国,毕拥国高高抬起头,做了一个仰望的动作,“我和李老师不在一个系,但李老师和我说过一句话,‘不要挣农民的钱,要用技术帮助他们致富’。”
去年夏天,河北农大成立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毕拥国是队员之一。
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又能减少农药残留?毕拥国一头扎进桃树林和实验室,研究出一种新型果袋,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残留大幅降低,还延长了果品保质期。
“今年争取生产出第一批果袋,预计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老乡们都盼着呢。”毕拥国眼神中透着喜悦。
“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昔日李保国的誓言,正是今日河北农大师生前进的动力。
“李老师走后,我们成立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对接帮扶全省105个贫困村,涵盖88项帮扶项目。”河北农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武宇清介绍,服务队至今已举办专家讲座50场,科技大集90场,指导农民近万人。
因为技术扶贫,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姜家店乡食用菌种植户季站军和农大教授李守勉结了“亲戚”,“李老师不但帮我解决了出菇不匀、细菌滋生的问题,还教我高温灭菌、绿色种植的方法,这样收入能翻一番。”
去年12月,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专家赶往受灾严重的磁县讲武城镇,冒着严寒讲解蔬菜、果树管理技术,为受灾乡亲们带去减灾增收的新希望。
………
在河北农大带动下,全省高校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纷纷组建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近20万名大学生深入到贫困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年轻的新一代“李保国”们,正行走在太行山岭之间,把李保国精神的火种播撒在大山深处。
“山山岭岭绿起来,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李保国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