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带动河北形成千亿级完整汽车产业链
去年10月,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首款新车悦纳下线,上市两个多月销量就达到了4万辆。这一总投资120亿元的项目,年产能将达到整车30万辆、发动机20万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体量最大、质量最高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介绍,项目的建成投产意义深远。首先,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只用了18个月,这对京津冀产业协同起到重要的示范效应;第二,北京现代过去的发展集中在北京地区,空间布局合理性不够,沧州工厂投产,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
北京现代在河北沧州建厂投产,如何才能产生“1+1>2”的产业协同效果?徐和谊代表说,北汽在河北布局的整车厂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资源条件。对北汽来说,沧州及黄骅对周边大城市有较好的辐射力,既便于辐射河北、山东等省市的汽车市场,也易于共享天津、保定、泊头等地的零部件配套资源。对河北来说,东部海运及钢铁产业优势将借助整车厂的落地得以更好发挥。从产业来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与毗邻而居的北汽黄骅工厂,互为犄角、强强联手、形成集群,能够带动起河北千亿元级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围绕黄骅和沧州两大生产基地,北汽将打造从零部件、汽车制造、物流、二手车到整车拆解等的汽车全产业链,并把沧州和黄骅港纳入集团国际化对外出口的北方重要基地。“同时在黄骅建设我们最大的物流基地,并相应配套零部件产业园。我相信在‘十三五’之内,沧州市将会形成北汽在北方地区非常重要的,从规模、效率、产业链来看都超过北京地区的一个重要基地。”徐和谊代表说。
北汽在河北布局,还带动了产业链的整体疏解。北汽零部件园搬迁,北汽物流园搬迁……目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已经带动起包括北汽岱摩斯、北汽韩一、现代摩比斯沧州公司等十多家配套企业在当地落户。北汽黄骅工厂也有北齿、和信等进驻为其配套,并与整车项目实现同步量产。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汽主动在区域内进行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享受到了国家战略布局的红利。希望更多企业,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必定有好的回报。”徐和谊代表说。(北京日报记者 范俊生)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
打造新产业新业态重要策源地
“共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新区在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第一方阵,要率先引领,那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就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要起到示范和样板作用。
宗国英代表用一组数字介绍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的“协同速度”以及产业对接方面的“磁石效应”:从两市签约共建到管委会正式揭牌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去年11月22日,北京企业投资滨海新区项目集中签约,44家签约项目中有24家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这得益于双方在合作协调机制上的创新探索。管委会不设行政级别,设立双主任,分别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滨海新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以下职员全部实行聘任制,我们赋予了园区最大化的管理自主权。”
宗国英代表说,园区挂牌至今新增注册企业35家,还有30多家正在核名。同时正在跟踪项目60余个,其中重点推进的20余个,包括百度创新中心、欧盟离岸服务中心、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滨海创新创业基地、天津市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对接中。同时,园区还以“低层高密度”开发模式、“窄路密网”布局形式,建设“零工业”城区,完善交通、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优化区域环境。
“按照科技园的可行性规划,今年年底前至少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服务平台载体,明年将全力吸引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开展全面创新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营商环境。”宗国英代表表示,这些只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小目标”,最终方向是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策源地,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和样板作用。(天津日报记者 米 哲 刘雅坤)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委书记杨慧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京津产业转移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的生产车间。北京现代落户沧州,带动了该市整个汽车产业发展。记者 赵威摄
抵京参会这几天,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委书记杨慧遇到了不少媒体界的老朋友。不久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行至沧州,杨慧的发言和沧州实地采访给中央媒体和京津冀三地媒体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再次相见,采访依然离不开“协同发展”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三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我们要继续更加深入地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快发展自己。”杨慧代表说。
现在,沧州市与京津合作项目1050个、总投资3355亿元,沧州已经成为河北省承接产业项目数量最多的设区市,中钢、中国一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北京现代、中核集团等一批大型央企和京津企业项目纷纷落户。其中,投资120亿元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省引进落地最高质量、最大体量、最上档次的产业协同项目。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沧州有着天然的优势。”杨慧代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看区位交通,沧州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是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城市,且处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的重要连接枢纽通道上,拥有黄骅港这一大能源港;看产业基础,全市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管道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并加快推进汽车、激光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但是客观地说,仅靠这些优势,吸引一些项目容易,但要形成大规模、高品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支撑却还不够。”杨慧代表说,除了天然优势外,沧州市还下功夫优化自身的营商环境,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环境。
他给记者举例:去年,京冀两地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实行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在全国首开先河,打破了阻碍京企外迁的壁垒,沧州开始产出“北京药”。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因此成为河北省承接北京医药产业转移的唯一园区。此后4个多月的时间,签约药企迅速增加到68家,总投资218.5亿元。
“正如这个园区的企业一样,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既需要硬平台,也需要软服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政策上的协同对接,也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杨慧代表说。
杨慧代表认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还需要在加快承接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目前,我省正在重点抓好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等11个省级重大承接平台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沧州市将着力提升沧州现代产业基地、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三大平台的承载能力,同时围绕全市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打造产业协同发展战略支点。(河北日报记者 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