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 任学光)在12月28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办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和落实决定情况报告。
今年,市政府系统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80件,涉及经济建设方面43件,占8.9%;城市建设方面83件,占17.3%;民生保障方面的72件,占15%;生态环境方面69件,占14.4%;社会事业方面的143件,占29.8%;深化改革方面33件,占6.9%;民主法治方面31件, 占6.4%; 国家机关建设方面6件,占1.3%。目前,有1件闭会建议正在办理,其他已全部办复。从反馈意见看,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95.5%。其中,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共确定涉及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15项,涉及28件代表建议。
15.5万户分散燃煤采暖用户改用清洁能源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改善城乡供暖能源结构,促进省会大气质量持续好转的建议,今年,市政府有关部门起草的《石家庄市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16-2020)》已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在集中供热难以覆盖的区域,适度布局建设燃用洁净燃料的大型清洁高效供热站,对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具备管道燃气条件的实施“煤改气”方式替代,不具备管道燃气供气条件的实施“煤改电”方式替代;以上方式均不具备的以洁净型煤为主的洁净燃料替代。全市城市区域分散燃煤采暖用户共15.5万户,其中集中供热替代1.6万户,煤改气9万户,煤改电7千户,洁净型煤替代4.2万户。目前全市散煤压减替代工作加快推进。
80多所山区学校与市区学校结对帮扶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对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项目学校实施精准帮扶的建议,今年石家庄市出台了《教育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全面提升实施方案》,从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扶贫工程。
建设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深山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全程追踪深山区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升入大学的学习经历,建立了教育精准扶贫电子化管理体系。改善新增项目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6年,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全面改薄”资金548.2万元,用于26所新增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及设备购置。并通过建立市区优质中小学与山区82所项目学校、6所县一中“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6年新增幼儿学位5289个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幼儿园建设,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建议,市政府深入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全市支持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共安排幼儿园100所,总投资1.2亿元,建设面积7.08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5289个。
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财政扶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今年,全市共扶持创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4所,提供8000余个普惠性幼儿学位。通过落实国培计划、开展普惠园师资素质提升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幼儿院长及教师3700人次。
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的规定》、《石家庄市幼儿园常规工作检查标准(试行)》,全面加强幼儿园监管和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积极落实《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组织召开了9次专家论证会,规划配建幼儿园18个,进一步扩充学前教育资源。
63个商场超市建成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对大型超市蔬果检测监督管理的建议,今年市政府印发了《石家庄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快速检测室建设管理规范(试行)》,对大型超市检测室的基本条件、空间布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及运行管理提出了具体标准。9月9日,启动了食品检验机构对口帮扶大型商场、超市食品检测室建设工作机制。同时成立三个督导组对45家超市检测室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查验收。截至目前,全市63个大中型商场、超市全部建成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配备了与经营品种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设施,充实了检测人员,检测工作全部正常开展。
已打造146家标准化“小饭桌”示范店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和规范学校周边“小饭桌”管理的建议,市政府组织市食药监局、教育局、工商局、卫计委、公安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学校周边“小饭桌”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全市共督导检查“小饭桌”2347家(次),责令整改412家,关停、取缔45家。按照“依法规范一批、疏导解决一批、整治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教育培训、上门指导和责令整改等手段,一对一帮扶,示范引领,全市已打造出146家标准化“小饭桌”示范店。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培育和推广“贝贝安亲”和“易学教育”等全国连锁学生课后托管机构。
全市已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团队557个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发展社区养老, 推进医养结合的建议,今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
一是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已有12所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全市共有16家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科,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开通了老年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二是按照养老机构床位在500张以上的设立医院、100张以上的设立医务室、100张以下的与医疗机构实行签约服务的原则,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目前,已新建10个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增了1000张护理型养老床位。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开办医养结合联合体。目前,平山阳光敬老院、阳光医院已建成医养结合试点基地,鹿泉区冀联医院正在申请建立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四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建立完善可持续性的医疗服务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
五是推进城市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推动农村地区乡村医生“3+X”签约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团队557个,累计签约家庭达到17.78万户,提供服务20.56万人次;190个乡镇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行政村签约率为76.56%,签约408.47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641057人,管理率81.25%。
二环内拟建8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针对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强便民自行车管理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石家庄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初步建设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石家庄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投资概算为4.5亿元。一期工程:在二环以内建设8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2.8万个停车桩,投入公共自行车2万辆,投资概算为1.8亿元,计划2017年完成。二期工程:在二环和三环之间建设1200个租赁点、4.2万个停车桩,投入自行车3万辆,投资概算为2.7亿元,计划2018年建成。目前,正在申报2017财政预算,编制项目可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