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5人次,救助将持续到明年3月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随着冬季气温的降低,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情况引起人们的关注。为维护他们的基本生存权益,沧州市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加强救助管理,发挥“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在寒冷冬日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温暖。
提前储备御寒用品和食品
近日,沧州市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为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有效救助服务,这项救助将持续到明年3月。
走进市救助管理站,记者看到救助宿舍里增添了被褥、棉衣等御寒物品。“为了让求助对象在这里住着更加温暖舒适,最近我们又添置了些物品,同时还对救助站内受助人员生活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对部分床铺、门窗及电源、电线进行了维修更新。”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救助管理站在寒冬来临之前,提前采购、储备棉被、棉衣、棉鞋等御寒用品及方便面、面包等食品。
自11月至今,该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5人次,护送返乡人员35人次,巡查接回救助人员8人次,未发现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
极端天气增加巡查频次
流浪乞讨人员活动地点不确定,人员分散。为此,沧州市成立4个冬季巡查组,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商场等地段,尤其是在建筑工地、城乡接合部、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避风处开展地毯式摸排,提高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确保重要地段无一遗漏。
对巡查时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尽可能劝导、引导他们去救助站求助;对不愿到救助站求助又有一定能力的,给他们发放棉衣、棉鞋、面包、方便面、饮用水等物品;对愿意返乡的流浪乞讨人员当即接回站内,为其购买回家车票;对街头发现的疑似精神障碍、智力残疾人员则立即送医院治疗,同时做好书面记录并留存影音资料。
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开展夜间巡查,当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摄氏度,夜间巡查不少于1次,当日气温低于-4℃(含-4℃),或遇有大风、小雪及以上降雪时,夜间巡查要在街头露宿人员入睡和熟睡时段的21时至22时、次日凌晨3时至4时各开展1次。
每天24小时随时接受求助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通过发放明白卡,设置引导牌,调动社会力量,打造沧州四级救助体系“一小时救助圈”,实现本市救助机构无缝联结,让每一位求助者得到及时救援。同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实行每天24小时工作值班制度,随时接待来站求助人员,做好来站受助人员登记、查询、甄别及法规政策宣传。
在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中,针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在城区主要路段经常性地派出流动救助车开展巡查,对发现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接回站内,登记造册,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主动及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