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首批45个国家级贫困县共450个村的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让乡村原野上绽放“文化之花”
——我省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综述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委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谋划实施,创新各项举措,以“十个一”为标准,扎实推进我省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目前,我省首批45个国家级贫困县共450个村的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
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是为贫困地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要充分发挥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优势,满足基层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就需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服务中心打造成宣传阵地。”采访中,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邢台市威县孙家寨村是我省首批建设的450个村之一。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村积极建设以崇德向善为主要内容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中有文化活动广场、宣传栏以及文化活动室等,还配备了文化娱乐设施。
“我们不仅要建好服务中心,还要努力管好、用好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提高设施利用率,真正发挥出服务中心的作用。”该村党支部书记付宏伟说,如今村民们都喜欢到服务中心读书、唱歌,县豫剧协会、县京剧协会等文艺团体也经常来服务中心演出,村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不仅邢台,秦皇岛、邯郸等全省各地的乡村也围绕我省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积极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让村庄处处洋溢着积极向善的风气,绽放着滋养精神的“文化之花”。
秦皇岛市肖营子村建成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4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还建起三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公园。“如今,这些地方已成为‘道德文化大讲堂’‘法治教育大讲堂’等宣传阵地,成功举办各类宣讲活动30多次。”该村党支部书记金春梅对记者说。
打造文化扶贫新标杆
“我们县以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扶贫,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文化需求,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灵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书堂告诉记者,该县南燕川乡南燕川村、南营乡南营村等村纳入首批工程后,实现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从“无”到“好”的跨越提升,成为文化扶贫的新标杆。为了实现文化惠民,落实我省提出的“选送一台文化演出”要求,省心连心艺术团还组织演员专门到这两个村表演文艺节目,受到村民欢迎。
南燕川村党支部书记田二国介绍说,该村已建成文化广场18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286平方米,并在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械等。南营村村委会主任赵书海告诉记者,该村建成文体广场700平方米,还在服务中心配备了空调、电视、暖气等设施。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赵书海说,该村不仅给新落成的图书阅览室购买了很多栽培、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还举办致富培训班,“许多村民反映,通过阅读、学习、交流,开拓了致富思路。”
沧州市南皮县桃源村在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球类棋类等娱乐设施,在图书室配备了千余册图书。很多村民反映,服务中心建好后,村里积极举办文化讲习班,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
打造美丽乡村新亮点
围绕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我省还根据自身实际,在总体规划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对这一工程进行了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将国家四部委给予的资金、省级配套资金与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打捆使用,为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邢台市广宗县南寺郭村,村民们充分发挥葡萄产业的优势,把建设美丽的“葡萄小镇”融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围绕着葡萄产业,我们下大力气发展观光旅游,整治了村容村貌,修建了文化广场,搭建了戏台等,举办葡萄文化博览会,为美丽乡村增添了新的亮点。”该村党支部书记张芝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