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让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

2016-11-30 08:45: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小茹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详细勾画了今后5年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省中医院中药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抓配中药。

    □通讯员 孙帆 河北日报记者 张淑会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详细勾画了今后5年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推进,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得到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十二五以来,我省中医药发展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姜建明介绍,该规划站位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出将抓好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等9项重点任务,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初步建成中医药强省。

    每个县原则上都要办好至少1所公立中医医院

    “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效果是其生存发展的根基。”姜建明说,要让广大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关键要看作为服务主阵地的中医医院建设得怎么样,有没有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能力。

    鉴于此,规划提出今后5年要抓的首个重点任务,就是强化公立中医医院建设。县级以上政府原则上都要办好至少1所公立中医医院。改善省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积极筹建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建设,打造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大县级中医医院业务用房和设备投入,力争使其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近年来,我省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但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依然较弱。“这是制约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巨大瓶颈。”姜建明表示,为解决这个问题,规划专门提出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乡镇卫生院建有国医堂。同时,将加大三级中医医院对贫困县中医医院、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力度,并依托各级中医医院在基层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以提升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中西医结合,也是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今后5年,我省将开展重大疑难疾病及传染性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加强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实现所有省、市级和85%的县级综合医院全部建立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所有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市级传染病医院设置中医科。

    规划还提出,将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三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与研究能力。二级中医医院要不断提高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防治网络建设,形成一批国家和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抓好10个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做好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工作。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治未病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与养生广受人们关注,这给传统中医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规划紧跟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今后将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姜建明介绍,根据规划,我省将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省市级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完善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设置,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治未病科(室)。

    据介绍,到2020年,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治未病科,30%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治未病服务,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50%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

    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将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支持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将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将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鼓励各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海滨疗养、森林康养、温泉养生等保健项目。鼓励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为游客研发、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

    新进中医临床医师全部接受规范化培训

    规划提出,今后从加快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加强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高层次及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命脉,人才辈出才能代代相传。”姜建明说,解决中医人才尤其基层中医人才匮乏,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重中之重。

    根据规划,我省将根据中医药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及教育资源状况,调控省内高校中医药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建立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供需平衡机制。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建成中医药大学,并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将全面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以“5+3”(5年中医学本科教育、3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中医学专科教育、2年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标准化、规范化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医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规划还提出,将进一步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国家和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等。同时将通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途径,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还通过对县级中医临床技能骨干培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轮训等,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将根据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不同岗位要求的人才标准,完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我省民间中医药保护名录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也不会有发展。这对传统中医药来说,更是如此。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在加强中医药理论继承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规划提出,将系统继承国医大师、河北省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我省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建立河北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挖掘整理老中药专家技术经验。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依托省中医药科学院开展民间中医药的收集、保存评价及推广应用,逐步建立我省民间中医药保护名录。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也是我省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姜建明说,按照规划,今后我省还将支持省中医院申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强化省中医药科学院和市级中医医院科研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加快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建立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交流合作,鼓励研发中医药诊疗技术和中药新药、中医诊疗仪器设备。据介绍,今后5年,将争取建成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构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

    中医药既是保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力量,又是将自身资源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据介绍,近年来,我省着重助推中药产业发展。省政府在确立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优势产业时,就将中医药产业列入其中,并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

    那如何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呢?规划特别强调,今后5年,我省将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做好中药资源普查,构建我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掌握中药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加强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繁育研究,开展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集初加工、仓储、追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和物流基地,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

    为加快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将制定河北道地中药材目录及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规范或标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自建或合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深入推进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以山坝地区中药材种植大县为重点,推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同时,将大力推进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推进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中医药知识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我省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姜建明说,深入挖掘、整理弘扬这些资源,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既是中医药强省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医药强省的有力支撑和标志。

    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我省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呢?规划提出,将加强扁鹊文化整理研究,提升扁鹊文化节层次,打造我省中医药文化品牌。强化扁鹊庙、药王庙、刘守真祠等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在此基础上,今后还将拓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省中医药博物馆、省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体验中心、新建10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支持50所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各市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推进中医药文化墙进农村。开展中医药健康大讲堂活动,培养10名国家级、100名省级、1000名基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继续办好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

    在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规划还提出,将重点加强与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支持华北理工大学、河北中医学院等建设海外中医孔子学院,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支持省医疗气功医院建好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扶持安国中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打造国家级中药出口示范基地。

    建设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

    加强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保障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今后将完善中医药法规标准体系,完成《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修订工作,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完善我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类和执业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执业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发挥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作用,加强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等应用推广。

    在此基础上,规划还明确要求,将建立健全中医药监督体系,鼓励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设置独立的中医药监督科室,强化中医药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加强中医医疗服务、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广告和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强化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质量管理。探索建立中医药认证管理制度,逐步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药材、药膳服务及产品、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从业人员等认证。引导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社会团体等积极采用认证制度。

    同时,还将按照我省健康云工程部署,建设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全面实施中医医院信息化提升项目,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医药”行动计划,促进中医药各领域与互联网全面整合,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

    建立京津冀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共用共建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中医药大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我省与京津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作交流提供了良好机制。对此,规划提出,将加快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政策研究,签署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吸引京津优质中医药资源在我省共建、新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京津知名中医医院与我省中医医院深入合作,通过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带动提高我省中医诊疗水平。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交流合作。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共用共建机制、重点中医专科临床协作机制和重大中医药科研专项联合攻关机制。

    规划还提出,将支持环京津地区中医医院利用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独立开办或与社会资本结合举办中医健康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在环京津地区建设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中医药特色养老示范区,主动疏解京津地区养老压力。积极承接京津中药产业转移。

    据介绍,今后5年,我省将支持廊坊市实施“健康京畿·中医药先行”项目,实施张家口市中医医院冬奥中医创伤诊疗中心建设项目。推动环京津地区中医药特色养老、养生机构建设。推动廊坊、承德保定等地建设以养老为主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园区。

相关新闻

省专家组来魏县验收省中医药先进县创建工作

2016-11-28 14:52:22

    11月24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一行6人,对魏县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评审验收。

衡水市中医医院圆满举办“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项目启动仪式

2016-11-18 09:53:02

11月16日,“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衡水市中医医院肛肠病‘安氏疗法’合作启动仪式在市中医医院圆满举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