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累计承接京津合作项目208个,总投资2083亿元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晓乐、皮家琪 河北日报记者周万良)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渤海新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去年以来,已累计承接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汽车装备、港口物流、科研院校等领域京津合作项目208个,总投资2083亿元。其中,与北京合作项目171个,总投资1982亿元,所占比重均达到了95%以上。
渤海新区突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两篇文章。在承接汽车、生物医药、科创、石材等产业转移,引进大学优势教育资源,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承接汽车产业转移上,重点实现了与北汽集团的战略合作,建立了集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出口、汽车销售和物流等为一体的北汽华北(黄骅)产业基地,在实现先期1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又投资100亿元建设了60万辆微车项目。以此为龙头,北京海纳川零部件基地、印度阿波罗轮胎生产基地、韩国现代最大配套商韩国世原汽车零部件等一批北汽后续配套和关联项目快速跟进,到2020年,渤海新区将形成千亿元汽车产业基地。
在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上,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签约以来,已有66家药企签约入驻,其中20家开工建设。到2020年,将实现“1511”目标,即转移北京医药企业100家,完成投资500亿元,产值达到1000亿元,实现税收100亿元。
在承接科创产业转移上,重点启动了京津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聚集高地。目标是两年内与100家北京科创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100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三年内,至少引进建设5个科技成果孵化器。目前,已与20多家北京科创园进行接触洽谈合作事宜。其中,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和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渤海新区产业化促进基地预计今年12月底前可启动运行。
在承接北京石材产业转移上,重点建设了总投资320亿元的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城项目,打造国内绿色环保、配套完善的全产业链一级石材总部基地。目前,投资121亿元的一期已开工建设,签约入驻石材企业33家,包括24家北京石材加工和商贸企业。
在引进北京优势教育资源上,已成功引进了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等一批本科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主导的渤海新区大学科技园正式落户,14个科技创新平台全面启动。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的北航沧州教育园自开园以来共引进9个教学专业,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是打造全国一流的国际合作办学基地、飞行员培训基地和无人机培训研发试飞基地。
在加强与驻京央企战略合作上,已引进包括神华集团、中海油、华润等在内的央企25家。总投资33.6亿元的华润2×35万千瓦热电联产、总投资21.5亿元的神华机车维修、总投资48亿元的中海油安全环保与清洁燃料升级、中储粮黄骅港粮食物流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建成或正在加紧建设。中国铝业公司总投资100亿元的400万吨氧化铝项目成功签约,绿色环保、管理先进的铝工业基地呼之欲出。
打造平台、创新模式,实现协同发展新突破。渤海新区在引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过程中,先期推进了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引进平台,建立了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对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管理模式上,探索建立了京冀两地“共建共享共管”的合作模式,特别是实现了北京药监局的延伸监管,促进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向渤海新区的转移,使其成为了京冀两地产业协作、创新协同的成功典范。
试水“科技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确保京津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的启动。今年即可与30个北京科创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在深化与央企合作上,充分立足现有落地央企战略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中捷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园区,构筑良好平台,吸引企业投资产业项目,着力推进增量发展。
因地制宜多元招商,促进协同发展项目引进保持良好势头。渤海新区主要是注重政府层面对接,同时积极推进协会招商,借助各行业协会,对接承接北京彩印包装、建材家居、健康食品等产业。开展以商招商活动促进产业转移,其中在建设万国石材城、承接北京石材产业转移上,采取了委托福建华泰集团携手海内外闽商整体开发、整体引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