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2016-10-14 09:37: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艳荣
10月10日、13日,来自全国戏曲理论界最前沿的17位知名专家和多位中青年学者齐聚石家庄,举办了两场研讨会,为古老的梆子声腔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以期探索出推动梆子声腔剧种传承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来自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专家研讨会的思考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蒲剧《洗雪铁丘坟》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同州梆子《银镯鉴》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豫剧《焦裕禄》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老调《潘杨讼》演员在后台化妆。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老调《潘杨讼》演员自拍留念。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小提琴为蒲剧《枣儿谣》伴奏。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豫剧《程婴救孤》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豫剧《大漠胡杨》

问诊梨园老韵 催开梆腔新花

河北梆子《百合岭》

    (本版图片由河北日报记者田瑞夫、赵永辉、耿辉摄)

    梆子声腔,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深得百姓喜爱。数百年中,梆子声腔从发源地山陕之地走向全国,吸收各地语言特色和民俗特点,形成不同的流派和支系,群众基础深厚,影响深远。

    9月28日,为期22天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火热上演,来自全国梆子声腔的21个剧种、32场演出轮番亮相,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道文化盛宴。10月10日、13日,来自全国戏曲理论界最前沿的17位知名专家和多位中青年学者齐聚石家庄,举办了两场研讨会,为古老的梆子声腔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以期探索出推动梆子声腔剧种传承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见习记者 田恬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思考之一 如何理清脉络,为梆子声腔“绘版图”

    “许多戏剧演员,提到梆子只知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提到昆曲只知道《牡丹亭》,这很可悲。我觉得任何戏曲,当提及传承、创新和发展时,第一步就是得弄清楚脉络,搞明白它是什么,有哪些作品,然后才谈得上后续工作。”10月10日上午的专家研讨会上,谈到梆子声腔前世今生时,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馆长海震教授语出惊人。

    在陕西省戏曲剧院工作过,当过秦腔剧团演奏员的海震教授对梆子声腔进行过系统研究。他认为,梆子声腔,是对以梆子击节伴奏为特征的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于明末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逐渐衍变出梆子腔支系,其中包括陕西同州梆子、山西蒲州梆子,之后逐渐发展出秦腔、汉调桄桄、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

    “梆子腔的流传脉络,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梆子版图’。”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张刚介绍称,据他统计,目前梆子声腔剧种共有29种,涉及的省区很多,涵盖了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一共有15个省区。此外,还有广东粤剧中的梆黄待考。

    “从这幅梆子版图中,不仅能看到梆子声腔在我国戏曲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能得出一个结论:它不是一成不变地输入到流传地,而是每到一处都能融合当地方言特点、民俗特征,迅速落地生根,成长为极富特色的地方戏。”海震教授介绍,这种具有包容精神的流传和演变,让梆子声腔衍生出各种流派和支系,并产生了很多享誉全国的代表剧目。如河北梆子《蝴蝶杯》,丝弦戏《空印盒》,老调《潘杨讼》,晋剧《打金枝》,蒲剧《窦娥冤》,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秦腔《火焰驹》《三滴血》,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人欢马叫》等。

    “这么一梳理,大家就会看到,梆子声腔生命力顽强,具有一体多元的特征,它的地域特点鲜明。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它的剧目十分贴近民间、贴近百姓生活,以传统戏居多,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则有待进一步创作和编排。”海震教授说。

    思考之二 如何培育人才,为梆子声腔传承“续香火”

    “传承梆子剧目,至少得从两点做起:一是人才培养,二是抢救性发掘和保护。”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教授说,戏剧振兴靠人才,人才使用在院团,而人才培养在院校,院校的培育结果,决定了戏曲发展的未来。

    对此,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编剧陈家和深有感触,他结合多年来的编剧经历介绍说,梆子声腔尽管有着慷慨激昂的音乐特征,但也不乏幽默诙谐讽刺的传统,但是最近几十年,这一传统日渐式微,剧目濒危、人才凋零。“我满打满算了一下,全国所有梆子流派加起来,演丑角的知名演员恐怕不超过10个人。这些人大都年纪老迈,也都是上世纪的‘老朽’!戏曲是以演员的唱念做打为中心的舞台艺术,如果某种类型的演员都没了,还谈什么演出和传承呢?”陈家和说。

    这番话引起在场专家共鸣。“不仅类型演员少,青年演员更少,许多传统剧目缺乏后备力量。此次展演的32场演出中,只有一场剧是80后的年轻人来担当主角的,我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李平芳说,希望能举办梆子声腔青年演员大赛,以此来激发年轻演员的热情,让他们得以崭露头角。

    提到人才培养,王绍军教授告诉大家,目前北京已有戏曲院校正在招收丑角,准备开办全国丑角培训班。不仅如此,王绍军还谈到,随着国家对戏剧的发展重视和支持,院校在戏剧教育方面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自2009年起,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已开始招收豫剧、晋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多个梆子声腔系统的剧种,实行“2+1+1”计划,以提高学员的专业能力。中国戏曲学院原音乐系主任朱维英教授也提到,文化部从今年开始,将连续5年组织戏曲骨干人才进行培优,“相信若干年后,这些人必将成为戏剧界的中流砥柱”。

    传统梆子剧目,还离不开有效保护和抢救性发掘。“这次展演中,我很欣喜地看到永年西调有了传承人,尽管人不多,但是戏非常好。”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教授说,永年西调作为梆子声腔中的一个剧种,曾经濒临灭绝,幸好经过抢救性发掘,经过其传承人不懈努力,不仅申遗了,还围绕剧目搭建起了班子,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对其他濒危的梆子剧种来说,非常值得借鉴。”周育德教授指出,全国梆子声腔独立剧种现存近30种,这次参展的有20多种,其中不乏生存艰难的,“据我了解,这些梆子剧种均已全部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好事,但是不代表万事大吉。一个剧种的存在,最终还得靠戏。这就需要传承人们,好好研究、整理和发掘这些剧种。一句话,你整理发掘的戏必须好看,至少有观众欣赏。否则,尽管把它列入非遗了,但剧种的生存还是很难。”

    对于抢救性发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包澄洁也深有体会。“前几年在清华大学,观摩过山西四大梆子演唱会,演员演唱的‘嗨嗨腔’和单独表演的锣鼓套打,令整个剧场为之沸腾。因为这些东西太罕见,太稀有了,当它活生生地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可以想见,那种失而复得的狂喜和视听享受是如何震撼人的心灵!”包澄洁说,我们的先辈真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关键在于还能不能发掘出来、继承下去,“梆子声腔的这种腔调和打击乐,经过政府扶植、艺人们不懈努力,最终给复活了,那么它就成为这个剧种的绝活!否则,一切都只是传说,有什么意义呢?”

    思考之三 如何敬畏传统,为梆子老戏创新“设红线”

    作为全国性的专业梆子论坛,专家们对梆子的厚爱无与伦比。当谈到梆子声腔的创新时,与会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对传统的敬畏,也就是“创新不能乱来”。

    “梆子声腔的创新要敬畏传统。”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原副巡视员、中国京剧基金会原秘书长陈迎宪结合这几天观摩展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天来,最受观众欢迎的还是原汁原味的经典唱段和传统剧目。

    “这说明了什么?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对传统的敬畏,创新之路是走不好的。”陈迎宪指出,创新不等于随便乱改,一些经典的曲目和唱段,都是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岁月长河中,经过艺术家与观众共同的淘洗沉淀下来的!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应昆也认为,现在好多剧,改得声势浩大,可好听的唱段没有,一场戏往往开场十几分钟了,你还听不出是什么调,更感觉不到剧种应有的那种味道,这真的很令人担忧。

    呼唤对传统经典的敬畏,其实就要避开创新路上“同质化”这条红线。

    “中国的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戏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体系,为什么现在只有中国戏曲还活跃在舞台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戏曲能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刘文峰说,可是现在有些创新完全是不讲规则的乱来,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教授,将这种同质化总结为“新四化”——“表演形式京昆化、服装样式粤剧化、舞台美术话剧化、音乐配器交响化”。他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同质化问题,主要因为目前对各剧种挖掘不够,在编剧编排、音乐创作、表演风格、导演风格等多方面缺乏深入挖掘,忽视了“梆子声腔的美学特点,唱腔、鼓点、舞美的个性以及语言的地域性特征”。

    “避免同质化,不是盲目迷信大制作、大导演!”包澄洁痛心疾首地指出,目前一些新编剧目之所以同质化严重,就是因为导演、作曲、舞美设计在创作集体中的地位太强势,演员的表演、唱功,乐师、鼓师的二度创作能力都在一步步的退化。“很多剧团盲目信任大导演、作曲一定请名家。但是,这些大导演不一定熟悉梆子腔的家底,自然许多特色就被削弱。”包澄洁说。“去年有一个戏剧节,20多场演出里边,同一个导演一连导了11台戏,这还能出新吗?能不雷同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培培认为,要警惕“一个导演或作曲包揽一个艺术节”的现象,这其实意味着“优秀的编导力量匮乏、剧团对剧目发展太功利”。

    “创新得从细节着手,不能大而化之,需要有的放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原剧目工作室主任、一级编剧刘兴会指出,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不仅对梆子表演形式提出了创新,而且对唱腔唱法都提出了新要求。仅从音量高低来说,原来的受众主要在乡间,也没有麦克风等设备,受众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演员们是对着野台子唱,谁嗓门大,观众就欢迎谁。现在进了剧场,有了音响设备,演员再像原来一样扯着嗓子喊,观众会捂耳朵,“所以艺术创新得研究观众、研究时代,尤其在具体的环节上,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

    “我觉得,戏曲艺术的创新,固然可从音乐、舞美、题材、脸谱、服装等角度进行,但归根到底,还是得围绕演员来量身定做。”海震教授说,一切艺术都附着在具体的表演者身上,离开了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就是空谈。梆子声腔剧目的创新可从演员、剧本地域化和符合时代要求着手,给优秀的演员量身定制适合他的剧目。

    此外,剧本可以取材当地的故事和人物进行编写,让戏曲更加贴近当地剧种特点。同时,剧本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甚至是要具有现实意义的当代题材。“现在许多现代戏主要围绕劳模先进的事迹来编排,题材太狭窄单一。艺术创作,强调受众,强调‘人民性’。这个‘人民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主旋律、意识形态、政治要求,而是应更多地关注现实中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然后通过高度凝练的戏剧冲突来反映时代命题和人性思考。”孔培培说。

    “一句话,梆子声腔的创新,需要站在时代最高点上反映当代生活。” 海震教授如此总结说。

    思考之四 怎样多措并举,为传承发展“辟新路”

    “这次展演很成功,令我非常振奋。我们的梆子声腔,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原副巡视员、中国京剧基金会原秘书长陈迎宪说,梆子声腔艺术不仅仅是娱乐的方式,更是我们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的表达,“这是梆子声腔对历史文化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梆子声腔的进一步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针对目前梆子声腔剧团的发展处境,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教授指出,在全国的戏曲声腔剧种里面,梆子声腔剧种应该是活得最好的一家,但即便如此,现阶段的梆子声腔剧团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存状况好的,主要在省一级的院团,比如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的省级剧团,他们有强大创作力量,不愁资金。第二类是生存状况比较好的,主要在地市级,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生存状态都有了不错的改善。第三类是梆子家族里面比较弱小的一部分,生存状态不是很好,处于濒危状态,但是也都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状况在改善中。

    “我觉得不同的剧团,创作任务不一样,实力强大的剧团,现在应该带头认认真真做些好戏来推广,然后其他剧团可以向他学习。可很多剧团在这一点上有认识误区,政府财政部门给拨了不少钱扶植地方戏,结果剧团把钱花在了无关紧要的地方,而不是剧本的精雕细琢上。我希望,剧团能尊重戏曲创作规律,把钱花在刀刃上,按照中国戏曲艺术的原则、精神和规律来办事。”周育德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

    “文化政策要有持续性,要给艺术留下相对自由的创新空间。”座谈会上,许多专家不约而同地谈到这一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刘文峰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没有一个剧种能够真正恢复到建国初期的繁荣程度,其原因就在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现代化的国家,社会生态发生了变化,戏剧生存的外部环境自然不一样了。文化政策,应密切关注这种变化,给予足够的支持,尤其是在探索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以前遗留的问题,如何进行理性的生态建设,如何把时尚和传统结合起来,足够的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研讨会上,专家们多次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家感慨万千,纷纷表示,梆子声腔发展正值大好时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国家有好的政策,地方大力扶持,剧团也有打开市场的勇气,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梆子声腔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良机。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能唯奖项论,二是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认为,很多剧种在剧目编排上,反映群众需求的少、关注原生态的艺术元素少、追求奖项的比较多,这无疑会形成虚假繁荣,迟早会被市场摒弃。“梆子还有很大的深度发展空间。梆子声腔发展的方向不应是被当做‘博物馆艺术’束之高阁,而应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对象。”

    此外,从学术理论的角度,王馗指出要注意理论对剧种的引领作用。“昆曲现在很火,但其实在前几年,它并不像如今这么有影响力,属于一个小型受众的剧种。如今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受到如此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理论界的大量宣传。”王馗指出,许多剧种之所以爱跟京剧、昆曲学,主要是京剧和昆曲已经在理论方面有了很深厚的积累,但是小戏种的特色都没有理论上的总结梳理。“京剧和昆曲的发展路子告诉我们,理论不能离开院团的创作和实践,院团创作也不能离开理论界的引领。对于我们理论界来说,要整合梆子戏的理论研究力量,进行专题性深入研究研讨和拓展。希望理论紧跟着实践,进行评价、批评,从而更好地督促一个剧种的成长,吸引更多观众进一步了解戏曲,对梆子声腔给予更多关注。”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中青年专家研讨会在石召开

2016-10-14 09:12:50

今天上午,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中青年专家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报社、各省艺术研究院所等单位的近40位中青年专家围绕“梆子声腔传承与发展”主题,以梆子声腔的当代发展、梆子声腔剧种代表性剧目建设、梆子声腔的地域性特质与突破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会议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庞彦强研究员主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