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和人民给予的知识用在富裕太行老区的实践中。扶贫,光“补血”不行,必须“造血”,要用“科技”来攻“扶贫”的“关”,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命运,从基础上拔掉他们的“穷根儿”。学以致用,反哺为民。作为农家子弟的李保国,知识曾改变了他的命运,反过来他也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贫困百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35年来,李保国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将“学问”做到荒坡秃岭,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到了太行山上。他曾说:“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打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个个全国知名品牌和山区开发典范,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农民教授”“科技财神”。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需要楷模,英雄和楷模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长篇纪实文学《幸福播撒太行山》,叙事翔实,图文并茂,生动刻画了“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知识分子“卅载劬劳,写传奇于太行山;一心奉献,尽忠诚于中国梦”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格。其中所反映出的真情实感和深入浅出的道理,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共鸣,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和鲜明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当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