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马卫星、范云标 河北日报记者刘剑英)磁县范女士偏瘫多年,前不久想转移一套房产,由于无法到登记中心办理手续,便打电话咨询。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工作人员上门采集了手印和签字,十分钟就为其办好了相关手续。“让我犯愁了好久的事儿,没想到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范女士说。
去年,磁县在全省率先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立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搭建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关联,并通过优化登记窗口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措施,促进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双向提升,让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
不动产统一登记涉及国土、住建、农林等部门,在数据整合、资料汇集等方面存在衔接难度。磁县首先启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委托专业公司开发不动产登记审批信息管理系统,纳入不动产权权利人、宗地、房产、抵押登记等信息,形成基础信息数据库。
“搭建信息平台是核心,实现数据关联是关键。一本不动产登记证书上的信息,不仅是独立的房屋信息和土地信息,更是相互关联的房地信息。”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武海介绍,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数据整合、建库与数据管理。
由于以往不动产都是分散登记,部分房屋找不到对应的地块。为尽早确认房地信息关联,磁县采取集中住宅优先确认、分散房产逐步确认的办法,对住户多的小区集中查阅土地档案,依据测绘坐标数据建立空间图形,再对照小区影像结合实地判定,确认土地房屋关联性。对30多个未经测绘或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的原有土地登记,组织人员补充测量,确保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完整准确。
随着信息平台的搭建和数据关联的实现,今年5月,磁县启用国土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全省统一配号、信息实时汇总。“这就意味着每办理一件不动产登记,系统会自动完成全省统一配号并上报。”磁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刘爱文说。
为方便群众办事,磁县将分散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各窗口的房产登记和土地登记集中起来,设置不动产登记受理、审核、交费等12个窗口,形成“一个窗口受理、一套资料传递、一个窗口发证”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今年8月,磁县又建立审批专线,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到8个基层分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相关手续。
8月初,磁县申家庄煤矿工作人员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登记等事项,当了解到该企业急需资金周转后,该中心特事特办,将本应21个工作日办理的3个事项压缩到3个工作日办结。据了解,该县自去年12月1日颁发全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以来,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1900本,不动产抵押融资达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