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记者蔡洪坡
在“6·26”国际戒毒日来临之际,23日上午,石家庄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开放日,数十位社会各界代表、媒体记者等人士走进戒毒所参观,了解戒毒人员的日常生活和戒毒治疗情况。
记者现场:整洁宽敞的戒毒场所
上午9时,通过安检,将手机等违禁物品寄存在门卫后,记者跟随参加开放日的群体一行来到戒毒学员生活、康复的区域。记者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整洁、干净、宽敞。
在体能康复中心二楼,有一间两百多平方米的体能康复室,里面摆着乒乓球台、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和健身房很相似。戒毒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吸毒给学员的身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他们需要通过一定体能训练来康复。在这里,戒毒学员一周能来两次,一次有一个小时的锻炼。
戒毒所第二大队大队长王尚军负责该队戒毒学员的生活以及戒治。王尚军介绍,吸毒人员被公安机关抓获后,通常要在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呆上3到6个月,然后被移送到司法行政机关的强制戒毒隔离所,一般要进行两年的强制戒毒隔离。
戒毒学员:在朋友怂恿下染上毒品
27岁的王强(化名)看上去身强体壮,肚子已经凸了起来,把身上的T恤撑地紧绷绷的。
“现在180斤,吸毒时,最瘦的时候130斤。”王强说。
王强是张家口宣化人,去年1月份,在吸毒时被公安机关抓获,送到这里戒毒。
王强曾经也有一个殷实幸福的家庭,而这一切都因为他吸毒暂停了。
2007年时,王强刚刚18岁时,中专毕业,开了一家手机店,也因此认识了不少社会上青年。正是他们把王强拉下了水。
“他们当着我的面吸,还说没事,劝我尝尝,好奇之下,我就吸了两口,结果一下子拔不出来了。”
后来,王强谈了一个女朋友也结了婚,为了要小孩,自己也曾戒过一段时间。到了2014年,矿山停了之后,王强没有了工作,就打算出去找活干,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这时,他有了大把时间和毒友们聚在一起吸毒,“那会儿是天天吸,也不回家,彻底陷在里边了。”王强说。
王强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尝试,在这方面不要有好奇心,一旦沾染上,很难拔出这条腿。
戒毒者家属:怀疑丈夫吸毒而受怕
曹慧丽(化名)作为戒毒学员家属代表参加了这次开放日活动。她的丈夫在这里戒毒。曹慧丽说,一直以来,自己都是扮演好一个女人的本分,只管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丈夫交友方面,自己从未干涉过。和很多吸毒人员一样,她的丈夫也是因为交友不慎而染上了毒品。
曹慧丽说,丈夫是做小生意的,他在家里比较注意,自己也只是怀疑。怀疑丈夫有可能吸毒后,曹慧丽心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当时就是感觉到彷徨、迷茫,束手无策。”她也曾隐晦地试着劝说丈夫,但并没有起到作用。
曹慧丽说,自己整日在担心中度过,担心她们这个不算富有但也温馨幸福的小家,因为毒品被弄地七零八碎。为此,自己有过花钱雇人把丈夫绑到戒毒所的想法。就在她煎熬时,她收到了戒毒所打来的电话。丈夫吸毒的消息也被坐实了。
曹慧丽说,丈夫进来后,自己反而变得踏实了,“丈夫在这里戒毒戒得很好,希望他能早日戒毒,不要辜负了我们全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