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其和贾海霞合作,给刚栽下去的树枝浇水。 记者张岩摄于2015年4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万条柳枝终成林
但是种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乐观,因为河滩地到处是石头,沙质土壤又很难储存水分,2002年春天贾文其、贾海霞栽下的800棵柳枝,到了夏天仅仅存活了两棵。
老哥俩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挖出一条通往河里的引水渠,将河水引上河滩。没有树苗,为了弄到用于扦插的柳树枝,他们到三四里外的邻村去砍树枝,四肢健全的贾海霞在贾文其的指挥下负责爬树、砍树枝和打捆,而贾文其则用双脚“拾”树枝。
两人砍完树枝后,将树枝运回去要过一条不窄的河。贾文其总是把工具和捆好的树枝先运到对岸,再回来背贾海霞过河。这条河他们不知一起蹚过多少遍,也不知道有多少次摔倒在河水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柳枝终于慢慢发了芽。一晃14年过去,贾文其、贾海霞扦插树枝数万条,成活数目超过1万棵,昔日荒凉河滩如今已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贾海霞说:“我们现在不舍得砍树卖钱,这些树都像我们的儿子一样。”
“刚开始种树的时候,我其实不愿让他去,实在是太苦了,他的衣服划破了又补,补了又划破,到最后都没法缝了,手上、身上都是伤。”贾海霞的妻子贾彦平说:“后来我也想开了,他出去干点事,总比憋在家里强,说实话我没想到他能成功。”直到几年前,贾彦平看到河滩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才意识到丈夫真把这事办成了。
据井陉县冶里村村支书刘彦明介绍,贾文其、贾海霞两位老人种树的精神鼓舞更多的村民加入到植树的队伍中去,现在不少村民也开始自发种树。刘彦明感慨地说:“这老哥俩不仅仅是在种树,也是在用他们的行动育人,希望我们村以后能出现更多像这老哥俩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