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热爱做实验的科学家都是伪科学家”
“其实我是一边失败一边想着要原创。”韩春雨介绍,他早先的研究也在“跟风”,但两次都与其他科学家“不谋而合”,人家提前发表了论文,让他“白干了半年”。
“一个科学家的自我修养,就是要有自我培养的意识。”韩春雨认识到他们的科研条件所限,研究速度难以赶超别人,就下定决心要走原创的道路。在阅读大量文献、进行深入思考之后,他判断符合低温环境工作等条件的基因编辑工具一定存在,需要做的只是“找到它”。
他带着学生泡在实验室里,盯着做实验。“一个好的科学家一定要亲自做实验。不热爱做实验的科学家一定是伪科学家。”他说。
当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韩春雨也没有马上找工作,而是留在实验室继续做了两年研究,成果发表在2005年的《核酸研究》上。这也是他科研生涯标志性的成果之一。
2014年5月,韩春雨团队只花了大概两个月就做出来独创性成果,并且发现了不止一个基因编辑工具,验证了他之前的设想。发现、假设、验证,在韩春雨看来,这正是科学研究的乐趣所在。
论文投给《科学》杂志被拒后,他们转而投给《自然》。当编辑部要求进一步修改时,团队已经花光了前期的40万元经费,只能赊欠了三四十万元实验材料款。
韩春雨考虑到如果论文再次被拒,将会降级首发,也能争取到经费支持。他说:“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我胆小,不太会冒险,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