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系统研究激活其“生命力”
张立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柏坡进一步推动文物展示提升,让其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入脑入心,关键在于通过系统研究提炼相关内容和创新表达设计,激活其“生命力”。主要内容,一是结合当时的场景,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的伟大贡献,强大的凝聚源自坚定的信仰和正义的力量;二是从世界的视野观察西柏坡时期发生的事件史实与生产、生活,包括当时的保密工作等等;三是当时平山的战略位置、物产情况、群众基础等和中共中央选址的过程和安排。在展示方面,要秉持正确的理念,真实是文物生命力的根本,也是“激活”的前提,首先应通过依托旧址充分运用历史遗迹、文物藏品、文献档案等等,系统展示当时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真迹,努力做到见人见物;其次是在突出中共中央旧址的同时,统筹其他相关遗迹区域,规划恢复相关历史环境,营造此时此地、身临其境的氛围;还可以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类新兴体验技术和辅助展示手段,强化体验效果。需要注意,像这样重大、严肃的历史展示,应当避免娱乐化。西柏坡是文化品牌,更是精神象征,西柏坡的定位应当属于“革命圣地”,人们可以由此领会正义、信仰的力量。西柏坡的发展,应建立在依托“革命圣地”发展的思路上,这需要科学规划。
记者:“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们该如何擦亮这张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色名片?
●擦亮这张金色名片,必须宣传好西柏坡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王聚英:西柏坡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要擦亮这张金色名片,首先,必须宣传好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意义。西柏坡是我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建立新中国的试验地,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是西柏坡精神的发祥地。其次,要深刻认识西柏坡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西柏坡作重要讲话,指出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西柏坡是全省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的龙头,是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制高点。西柏坡精神是全党的宝贵财富和红色精神。西柏坡红色旅游具有国际影响力。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弘扬赶考精神,开展“重走进京赶考路”活动。还要召开学术研讨会,梳理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
●西柏坡是一个宝藏,是一座富矿,要深挖之、细研之、广拓之
张志平:众所周知,西柏坡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党中央、毛主席虽然在西柏坡的时间并不长,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西柏坡精神的真理之光仍然熠熠生辉,并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西柏坡经验为我们治国、治党、治军、理政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食粮和宝贵的借鉴。在新的时代,应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把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主要有三点建议:一是要让历史的阳光照进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时指出的,对我们共产党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西柏坡是一个宝藏,是一座富矿,要深挖之、细研之、广拓之,要努力使之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三个基地”即: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树一帜的“两个务必”的教育基地,对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改革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建好这三个基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是要使西柏坡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就必须要使它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同现实更好地对接,这样就必须探索出更多的符合艺术规律、符合时代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站位、高品位、艺术性与教育性并重的宣传手段和艺术形式。三是要使西柏坡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争取出大成果,出好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
记者:西柏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精神”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教育意义,西柏坡该如何传承红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
●要依托西柏坡红色文化,整合与利用好石家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王聚英: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传承红色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只有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我们要依托西柏坡红色文化,整合、利用、挖掘石家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可新建几个红色纪念馆。例如,全国解放战争纪念馆、红色人物纪念馆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要突出红色文化的特点。在传承红色文化中要凸显教育功能,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影响力。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