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不久前确定的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明确,“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家庭医生开始受到国家决策层的重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认为对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落实这一意见,各地纷纷采取措施。
具体到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转变基层服务模式,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位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石家庄市则明确,未来5年,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不少于800支家庭医生团队,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覆盖全市家庭,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80%。
在邯郸市丛台区,2015年即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该区中华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先与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及60岁以上老人等家庭签订服务协议。这项探索中,家庭医生将为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和应急救援等上门服务。
“家庭医生最终的理想模式是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业内人士分析,让家庭医生走进更多居民家庭,还需要在全科医生培养、医保制度衔接等多方面同步推进。
文/河北日报记者 董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