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凝聚正能量——河北省全国“最美家庭”掠影

2016-05-21 08:21: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岩
日前,由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我省30户家庭榜上有名。蕴藏在这些家庭中的“幸福密码”是什么?“最美家庭”美在哪儿?

    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

    日前,由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我省30户家庭榜上有名。

    这些“最美家庭”中,有历经风雨、坚守信念、在家庭生活中彰显时代精神的模范人物家庭,有家风笃正、家庭成员事业有成的知识型家庭,而更多的则是夫妻恩爱、孝老爱亲、热心公益,于平凡生活中创造温暖幸福的普通家庭。

    蕴藏在这些家庭中的“幸福密码”是什么?“最美家庭”美在哪儿?

    家风!这些“最美家庭”的好家风,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清泉,润泽家人;犹如薪火,代代相传。

    互相扶持,不断激发家庭成员奋进的力量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织造车间女工杨普,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近年来,她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这些,无疑是对杨普优秀业绩的褒奖。可她为什么能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

    “‘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杨普乐呵呵地说,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爱人聂子明无怨无悔地挑着家庭的重担,给了她莫大的支持。

    作为一名挡车工,为了练好“机下打结”和“穿筘”等技能,杨普曾经手不离纱线,别人练1小时,她练3小时。

    “我俩当年约会时我都没停止过练习。在公园里,我练习打结,他既是‘陪练’,又当‘评论员’,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那一段时间,我的操作技能进步飞快。”回忆过去,杨普满脸甜蜜。

    婚后,丈夫给予杨普更宽厚的包容。“饭菜上桌,他总说:‘你先吃,吃完好复习。’吃完饭,他又说:‘放着我收拾,你去看书吧。’”

    家是爱的港湾。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不断给家庭成员补充着奋进的能量。

    爱,有时是浪漫、浓烈的,有时又是深沉、厚重的。

    12年前,保定学院毕业生赵艳菊,带着父亲的鼓励踏上了去新疆且末县支教的列车。3年后,弟弟赵国宝又去追寻她的脚步。为了让姐弟俩安心教书,年迈的父母毅然卖掉了在容城老家的房子,陪他们一起去且末“落户”。

    “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心中不仅有小家,更有大义。”赵艳菊说。

    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职工谢迎春,22年扎根地质勘查一线,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她的背后,是丈夫聂俊兵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家住石家庄的张立红、马飞,同是党员,同是军人,在携手29年的时光里,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为军队后勤建设作出贡献;唐山有个书香之家,男主人徐国强被称为“废墟诗人”,出版诗集5部,女主人张丽钧是作家,出版文集20部,他们创作的灵感就是和谐的生活……

    家和万事兴——这些“最美家庭”,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坚实支撑和坚定扶持,一次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黏合剂”和“营养剂”成就和顺、和美

    女人是家庭的纽带,她们用爱和付出,把一家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在“最美家庭”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二村致富女能手李秋玲家庭,李秋玲既是“黏合剂”,又是“营养剂”。

    多年来,李秋玲和丈夫发挥技术特长,艰苦创业,带动了周边不少农家子弟就业。“秋玲为人诚信、仗义,生意做得好。她还特别孝顺,她家的老人有福气哩。”了解她的乡亲告诉记者,秋玲的婆婆因病瘫痪后,他们夫妻俩一直尽心照料,直到老人去世。此后,秋玲怕公公寂寞,为老人购置健身器材,还带老人外出游玩散心。

    在李秋玲夫妇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和儿媳接过了“孝心”接力棒,想尽办法哄爷爷开心,一家人上慈下孝,其乐融融。

    而当风雨袭来,女人又用如水的柔情和坚韧,支撑着家庭走过坎坷艰难。

    12年前,孟村回族自治县民警杨建军,在执行公务时遭遇车祸,导致胸椎以下高位截瘫。那一年,他的妻子张利伟才24岁,孩子刚刚1周岁。

    杨建军万念俱灰,甚至想以自杀寻求解脱。张利伟抱着丈夫洒下热泪:“你活着,咱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我要守你一辈子。”

    一句承诺,12年坚守。张利伟学习了医疗知识,每天帮丈夫进行康复锻炼。一日日的操劳,让她的手指关节变得粗大。但看着丈夫的脸上有了笑容,孩子健康成长,她的心里还是甜甜的。

    衡水的马红,也曾经遭受命运的沉重打击。

    那是2009年,尽管百般努力,马红还是没能留住患病丈夫的生命。公婆深知她的不易,说:“你还年轻,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马红潸然泪下,“爸、妈,你们疼我我知道,可我怎么能撇下你们呢?”

    好多人为马红介绍对象,她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带着公婆改嫁。2011年,马红和善良的尹广生重新组建了家庭。而后,夫妇俩开了一间包子铺,取名“马红六和包子铺”。“和气、和善、和睦、和顺、和美、和谐,这些都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也是我教育孩子最多的。”马红说。

    心系“大家”,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我把自己的家当课堂,义务给村里孩子们教授剪纸、绣花等手工课。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喜欢喊我这位‘成妈妈’‘成奶奶’上阵。”

    5月15日,人民大会堂,在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仪式上,人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75岁的“最美家庭”代表——来自我省磁县的退休教师成千珍。

    成千珍,出生在一个革命烈士家庭,从小,父辈便教育她要乐于奉献、博爱无私。

    生活多磨难。中师毕业后,成千珍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照顾重病的母亲和残疾的弟弟。此外,热心的她还时常给学生做棉衣。

    退休后,成千珍又高票当选所在村村党支部书记。9年来,她一分工资不拿,还垫资为村里修建文化广场、办公楼,并经常带着儿孙们为孤寡老人扫地、挑水。她说:“做人就该多点奉献精神。”

    来自秦皇岛市的“最美家庭”王惠远、高宁生夫妇,相濡以沫几十载,老了老了,又义无反顾地投身公益事业。

    1997年退休以来,王惠远致力于北戴河海洋环境的改善,往海洋中投放人工礁石,以吸引鱼类洄游繁殖,花去了积攒了几十年的300多万元。

    如今,北戴河消失多年的梭子蟹又回来了,曾经绝迹的多种洄游鱼类开始重新在这里繁衍生息。这其中,就有王惠远家庭的功劳。

    家是最小国,家国两相依。“最美家庭”不但精心营造“小家”,而且心系“大家”,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用爱与奉献传播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迁安市陆晓玲、樊爱东一家都是“热心肠”,顶风冒雪帮邻居找回离家出走的儿子,16年如一日帮助瘫痪妇女蔡桂敏。刘新平是省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她的带动下,丈夫石学安、儿子石策驰都成了义诊志愿者。曲阳县夫妻刘占科、许俊爱敢闯敢拼,办公司、办医院、办老年公寓,帮助不少乡亲脱贫致富……

    愿“最美家庭”越来越多!

    链接

    河北省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30户)

    张建霞家庭、郭春利家庭、杨普家庭、张昌花家庭、王淑芹家庭、王惠远家庭、李秋玲家庭、宋国忠家庭、陆晓玲家庭、张丽钧家庭、姜文云家庭、刘占科家庭、赵艳菊家庭、王焕荣家庭、杨建军家庭、李瑞英家庭、赵世英家庭、马红家庭、张小省家庭、冯妍家庭、申焕彩家庭、成千珍家庭、赵鱼企家庭、王凤娟家庭、李爱红家庭、刘新平家庭、张立红家庭、孙希希家庭、刘健家庭、谢迎春家庭

相关新闻

石家庄2016年“最美家庭”颁奖礼举办(图)

2016-05-20 18:08:51

目前已经启动的2016年度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重点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部队拓展延伸,通过举办最美家庭故事会、家风座谈会等形式,发掘一批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最美家庭”。

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系列报道 坚强的爱成就温暖的家

2016-05-17 20:21:02

什么是家的意义?对于彭超一家人来说,答案就是:坚强、支持、温暖。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叫彭昌富,妈妈叫文天会,哥哥是彭波,中心人物就是彭超了。

人民日报评论员:最美家庭弘扬时代新风

2016-05-16 16:00:47

5月15日,2016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揭晓,在这场群众广泛参与的寻找活动中,全国各族各界家庭分享良好家风、聆听幸福故事,追求最美、追求幸福成为更多普通家庭的努力方向,为家庭文明建设培植了丰厚土壤。

河北30户家庭当选全国“最美家庭”

2016-05-16 08:31:41

全国妇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揭晓表彰1000户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00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 近千户家庭获殊荣

2016-05-15 20:51:20

“5·15”国际家庭日当天,中国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

热门推荐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