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抓创新,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发展新路径
推动京津冀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李毅中从落实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角度出发,为河北工业转型升级夯实基础提出具体建议,尤其是有关“去产能”问题。李毅中建议,京津冀产业重组过程中,需要转移的产业,首先要淘汰一批、退出一批,搬迁、重建要以减量或等量置换为原则,将重点放在技术进步、设备更新、节能环保等方面,防止借转移改造之名行新一轮的盲目扩张。李毅中表示,钢铁、煤炭是河北“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那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无销路、危及安全、改造无望、资源枯竭的企业要调整,要退出市场,对那些资不抵债,甚至依赖贷款过日子的“僵尸企业”,要下决心实现市场出清。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要依靠创新。北京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二分之一的两院院士、五分之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列出多组数据,说明北京具有的强大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他认为,北京没有打破单中心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功能过度集聚,创新资源并没有在周边地区得到很好的外溢,北京周边地区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赵弘以廊坊为例,分析了京津两地如何能更好地受益于创新协同。赵弘建议,廊坊应强化创新主体的建设,在鼓励支持培育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吸引一批有意向在北京周边布局的外埠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廊坊,并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平台、新型孵化器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产业集群的打造,通过企业之间相互关联,降低配套成本,并在此基础上集聚创新要素,引入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服务于创新的要素,形成以知识外溢、知识共享为特征的产业生态体系。此外,廊坊及河北其他地区还应继续强化空间资源优化,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如尝试建立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人才交流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接续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