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被押解回石家庄。
为提高“成功率”,他们精心编写了“孩子成绩单、同学聚会照片、隐私照片、结婚请帖、老公有外遇”等内容的短信。“只要收到短信的手机用户好奇心强就中招!”阿辉坦言,点击其中的链接进行后续安装,木马病毒就会在手机后台自动运行。收集用户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也由专人负责,最后发送到其他嫌疑人的多个邮箱内。接下来,另有嫌疑人负责利用软件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洗料”。所谓的“洗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从受害者的手机信息里查找以下四项: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完成这四项后会交由同伙盗刷机主银行卡现金,一是充话费,或者是疯狂购买游戏币,然后通过西安的杨某等人进行变现,最后再由专人拿着银行卡到ATM机进行取现。
据阿辉交代,他们使用的木马病毒虽然“效果”不错,安装有安卓版本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都不能幸免,但一次只能使用七天时间,期满后需要重新付款购买。每次购买都要花1500元,尽管成本有些高,但不断更新的木马病毒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杀毒软件的查杀。
为了实现木马短信的“精准”发送,黄某洪等犯罪嫌疑人还将盗取的被害人手机通讯录进行整理。冒充被害人向其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群发短信,收信人极易放松警惕,“中招”几率也更大。
防范
使用安卓系统手机用户
如何有效防止恶意木马病毒侵蚀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如果收到此类诈骗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做到不好奇也不心虚,立即删除可疑短信。智能手机要及时下载更新杀毒软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旦不慎点击,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手机截屏保存证据,以协助警方侦查。同时,立即停止在手机上使用关联银行卡的应用,并及时通过其他终端立即更改银行卡、网银账户密码。建议大家开通银行卡“余额变动提醒”业务,以便能够第一时间获悉银行账户变动消息,第一时间甄别,第一时间处理。另外,提醒大家,平时办理金融业务,通过短信发出去的个人银行卡号要及时删除。
昨天,民警在发布会现场,当场教给大家手机安全设置方法。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用户,按民警提示去做,可以有效防止上述恶意木马病毒侵蚀。
具体操做方法如下:
1、点击手机“设置”。2、下拉菜单到“锁屏与安全”。3、点击进入下一页面后,下拉菜单到“未知来源”。4、这一项有“允许安装来自未知来源的应用”开关,点击关闭状态。民警说,这样当机主不小心点击陌生可疑短信时,可以有效阻止恶意软件自行安装。但是这并不会绝对安全不被侵害,最好的做法是:收到此类诈骗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