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清州镇南街村40岁农妇黄明霞酷爱古诗词。三年前,她患癌住院,因古诗词与同病房女教师成为挚友。两人畅聊、吟诵诗词,互相鼓励,“我们约定病好了同去参加诗词比赛,可惜她去年走了。她不在了,我们的承诺还在。”
黄明霞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连续“征战”十期。主持人董卿赞叹道,黄明霞虽未能参与最终对决,但她战胜苦难,已是人生赢家。
热爱古典文学 困境中写诗自勉
“我没有固定工作,平时打零工,闲时和父母种菜卖菜。”黄明霞言语间透着质朴,她从小热爱古典文学,学生时代抄写的古诗词有好几大本。
黄明霞说,她8年前离异,独自抚养孩子。2013年,她感到乏力、胳膊肿胀,确诊为双侧乳腺癌中期。
困境中,诗词给了她力量,她也作诗鼓励自己:地养天生未自哀,可随东风处处栽。是非倾国天香色,冰消雪融我自来。因古诗词
与病友女教师结缘
黄明霞说,2014年初,她与一位任姓女老师住同一病房。任老师因乳腺癌术后复发再次住院。任老师虽年过半百,但优雅气质给黄明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黄明霞女儿来陪护时背诵了《满江红》,教语文的任老师饶有兴致地讲起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人物经历。
从此,任老师和黄明霞常常说人生、聊诗词。每次谈话结束,黄明霞总要认真记下任老师所讲。
“化疗时躺床上动不了,我俩就对诗词。”黄明霞说,你一句,我一句,治疗也似乎没那么枯燥了。“霞,咱俩出院了一起报名参加诗词比赛好吗?”“行啊!”黄明霞一口答应。独自登上央视实现两人约定
“然而2015年初,任老师不幸去世。”黄明霞说,2015年5月,她报名参加诗词类节目,同年9月接到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的回复,邀请她10月去北京录制节目。
“一个普通农妇怎么跟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竞争?我实在没信心。”黄明霞说,亲人都支持她,告诉她敢去尝试已是胜利。于是黄明霞忐忑地开启了践诺之旅,没想到自己在“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连续征战了十期。
今年4月8日,“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诠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真正的愁是说不出来的。主持人董卿随机点名黄明霞发言。黄明霞讲述了自己的抗癌故事:68天做了两次手术、10次化疗、50次放疗,头发掉得一根不剩……那种“愁”很难表达,唯有坚强抗争。
这时,现场频频爆发出鼓励和敬佩的掌声。“我和病友说好一起参加诗词比赛,她不在了,但我们的承诺还在。”得知黄明霞是为实现与已故病友的约定前来时,台上台下的选手和观众泪洒现场,纷纷为她点赞。笑对人生
盼自食其力
记者在黄明霞家的两间小房,看到不少书籍和读书笔记。黄明霞说,今年春节,她接受了第三次手术。在病痛的阴霾下,她始终没放下诗词。
黄明霞还鼓励女儿多读书。现在,14岁女儿的古诗词储备量也达到了近六百首。
为治病,家里花去近20万元。南街村村委会为她和女儿办理了低保,并为她募捐申请救助;爱心网友也为黄明霞汇聚爱心。但目前,她家仍有十余万元欠款。“我自食其力,为父母分忧。”黄明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