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石家庄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0.36℃

2016-03-23 10:14:42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赵耀光
近十年来,省会出现了温度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其中,每10年年平均气温增加0.36℃,出现更涝趋势的可能性不太大。

1955年至2015年 石家庄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1955年至2015年 石家庄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 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近10年省会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去年冬季气温异常偏高1.9℃

    今天是第56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22日,记者从石市气象部门了解到,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近十年来,省会出现了温度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其中,每10年年平均气温增加0.36℃,出现更涝趋势的可能性不太大。

    市民感受

    天儿越来越热 雨雪越来越少

    昨天,记者在省会街头随机采访了35位市民发现,只有4位市民听说过世界气象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省会气象变化的感受。

    62岁的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在感知并自豪这座城市发生巨变的同时,也对石家庄的天气道出了“不满”。“几乎没有春天,夏天越来越热。”周先生说,以前,他可以靠摇蒲扇轻松度过夏天,可是现在,电扇都不太管用了,大部分时间他都要依靠空调。“也可能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会享受,但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比以前热了。”

    对于周先生的观点,孙女士表示赞同。作为为数不多知道世界气象日的人,孙女士比较关注降水。“我老家是赞皇的,那里许多庄稼都是靠天吃饭。”孙女士说,一旦降水偏少,就有许多庄稼减产甚至绝收。“在我印象中,近些年一直没有特别大的降雨,而且好像有一年夏天几乎没有下雨。”

    “石家庄的夏天也太热了,跟个火炉似的。”习惯了承德老家的凉爽,刚到石家庄时,朱女士直呼受不了。经过了8年的“历练”后,朱女士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但只要有时间,她还是要回到承德老家“避暑”。“我们那儿一到冬天就经常下雪,而且挺厚,感觉石家庄的雪特别少。”在朱女士的印象里,只有2009年11月份的那场暴雪才叫真正的下雪。“我小时候,那种雪在我们老家是家常便饭。”

    专家分析·更热

    气象专家介绍,当前,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我们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上升,低层大气和海洋温度正在上升。不仅影响海平面上升,出现暴雨和洪水的风险也在增加。现在,地球温度已比二十世纪初高了1℃。这样的现实,石家庄自然不会例外。统计数据显示,省会每10年年平均气温增加0.36℃。

    2015年石家庄市气象公报显示,去年,全市年平均气温介于13.3℃~15.0℃之间,平均值为14.1℃,较常年偏高0.9℃。除秋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外,其他三季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其中冬季较常年偏高1.9℃,属于异常偏高。

    气象专家介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1960年-2012年,石家庄站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即气候变暖,线性趋势为0.36℃/10yr(每10年年平均气温增加0.36℃),显著的增暖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

    最热一天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

    说到最热的一天,在刘先生印象中是2014年。“我记着那会儿还没到6月份,好像气温超过了40℃。”

    刘先生说的那一天确实很热,当日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42.8℃,也突破了同期历史极值。然而,要说石家庄最热的一天当数2002年7月15日。当天,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42.9℃,而且全市大部分县(市)区的气温都超过了40℃,赞皇县更是高达43.4℃。而省会极端最低气温则出现在1966年2月22日,市区气温-19.8℃,元氏县更是低至-25.3℃。

    气象专家介绍,自1955年省会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出现在2014年,全年平均气温14.5℃,比常年平均气温高1.3℃;最冷的年份是1956年,全年平均气温11.4℃,比常年平均气温低1.8℃。

    专家分析·更旱

    1972年最旱 2014年位居第二位

    回忆起最近几年的旱情,行唐县下闫庄村村民李同喜至今记忆犹新,“2014年那年最旱,庄稼几乎绝收了。”张翠玲更是称“嫁到这个村30多年了,还没见过那么大的旱。”

    记者了解到,2014年,省会全年平均降水量为293.1毫米,远低于常年平均降水量(485毫米)。截至当年8月份,全市共有379.75万亩农田受旱,占全部农田面积的70%,重旱面积达到10.55万亩。同时,有1.1万人、0.14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旱情给群众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气象专家告诉记者,2014年并不是省会降水量最少的年份,“1972年的降水量只有259毫米,仅是常年平均降水量的53%。”

    记者注意到,从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间,只有1996年的全年平均降水量远远高于常年平均降水量,还有10年的全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只是略微偏高,其余9年则明显偏低,尤其是2014年,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平均降水量的6成。

    专家分析·更涝

    未来出现更涝趋势的可能性不大

    “我觉得石家庄跟‘涝’好像不太沾边。”25岁的小刘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涝”是2009年冬天的那场暴雪。“我记得那是石家庄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雪,雪的厚度将近50厘米。”小刘说,有时候夏天也会有强降雨,市区会有积水,“还有人说到石家庄看海”,但小刘觉得那只是短时间的,跟市区排水不畅也有关系,并不能称为“涝”。

    李永兴比小刘大30多岁,井陉县人,谈到“涝”,他会不由自主地想起1996年8月份的那场洪水。“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我依旧感到后怕,毕竟那场洪水来得太猛、太快,让人防不胜防。”李永兴说,当时,10吨重的锅炉硬是被水托着移动了500米;300公斤重的油桶像气球一样漂着随处游荡;碗口粗的树被水一冲而走……“能不叫人害怕吗?”

    由于时间比较近,所以提起“涝”,更多的人会想到“96·8”洪水。其实不然。根据气象统计资料显示,省会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63年,全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047.2毫米。尤其是当年的8月3日-9日,全市连降特大暴雨,五天降水量达737.2毫米。

    记者了解到,从全球来看,随着增温后的大气能够保持更多水分,暴雨事件在不断增加。石家庄市2015年气象公报显示,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11.9毫米,接近常年,比常年平均降水量略微偏多一点点。

    对于省会今后是否会更涝,相关专家表示,从6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省会出现更涝趋势的可能性不太大。

    相关链接

    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巨鹿气象局举办开放日活动纪念世界气象日

2016-03-22 20:41:29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提醒人们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科学应对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重要性。

广平:小学生零距离感受“气象日”

2016-03-22 16:14:22

3月22日,河北省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到该县气象局参观天气预报中心、气象观测站等,听取气象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气象观测原理、人工增雨作业流程、如何防雷避险等知识。

衡水市气象局对公众开放纪念第56个世界气象日

2016-03-21 11:07:20

为纪念3月23日即将到来的第56个世界气象日,提升社会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认知水平,3月20日,星期日期,衡水市气象局对外开放,接受公众参观。

热门推荐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