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授” ——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上)

2016-02-07 08:07:1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薇
近日,李保国教授正在指导岗底村果农修剪苹果树。本报记者田瑞夫摄□本报记者霍晓丽王敬照又见李保国。还是那身朴素的衣装,过膝的灰黑色棉服上,依然蹭了很多尘土。

    在村民疑惑的目光里,在飘飘扬扬的雪花中,李保国开始修剪分给他的果树。一年下来,李保国管的果树长得最壮,果子个头最大,果形最好看。小商贩们来了,都先买他树上的。村民服了气,纷纷来找他“取经”。“过去见的教授多了,还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整天钻在地里干活。”大家直夸他。

    人和农民打成一片,心和农民贴在一起。多年来,李保国用真心换回了真情。

    每逢正月到村里,家家户户都争着请他吃饭,实在推托不过,有时他一天得赴五六个老乡的家宴;一次在村外遭遇交通阻塞,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学术会议,村民二话不说拆掉了自家院墙,为他辟出道路……

    每每想起这些,李保国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

    “把农民变成我”

    手持着自己那本蓝皮儿的果树工中级(三级)证书,岗底村村民王群书透着自信。

    “去年一年,除了管理自家的果园,还出去指导别人管理果树,加起来一共挣了9万多块。”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像王群书一样拥有国家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果树工证书的村民,在岗底村一共有191名。他们不仅自己能致富,还活跃在山区传授技术,成为“永久牌”的土专家。

    把农民变成专家,是李保国的心愿。可要达成这个心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在岗底村刚开始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类似这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还有很多,可他从来没有嫌麻烦过。

    平时随和的李保国,有时也会发脾气。果树整形修剪,村民舍不得锯掉,李保国急了,就跟他们嚷。为这,他被杨双牛称为“杠头班长”。

    “农民心理状态不一样,基本素质不一样。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落实到位。”李保国说。

    那一年,疏果的时节到了。李保国在岗底村搞培训,要求一条枝上每隔25厘米留一个苹果。村民杨海堂却打了一个小折扣,每10厘米留一个,这样下来一条枝上能多留三到五个果。秋后一算账,1.2亩苹果树收入了3万元,杨海堂心里美滋滋的。没料到第二年,苹果树开花少了,结果少了,收入不到1.5万元,成了“小年”。

    “俺心里明白,这是疏果不到位造成树负担过大的缘故。不相信科学真是瞎忙。”打那以后,杨海堂老汉严格按要求管理苹果树,再也不敢自作主张。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

    多年来,李保国的足迹踏遍了广大山区,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百余个。

    他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迈出了一行行坚实的足印,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我省山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人均耕地只有4分。靠山吃山,就得把山场利用起来,把荒山变成花果山,让老百姓能够在山里头安居乐业,实现山绿、人富、村美。”李保国说。

    2015年12月16日晚上,“燕赵楷模”发布厅在河北电视台录制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结束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大家知道他第二天要去平山,考虑到他身体不好,都劝他在石家庄市区休息一晚。他说:“今晚上赶到平山,明天一早就能干活。”坚持连夜自己开车走了。

    为山区百姓谋幸福,李保国的脚步从未停歇。

相关新闻

李保国:河北“农民教授”书写富民传奇

2015-12-28 09:34:50

近日,记者走近河北农大教授、林学专家李保国,进山区、入校园、到家里,记录他的工作和生活。虽然这只是李保国工作生活的点滴片段,但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农民教授”心系山区发展的情怀。

网络媒体走转改:愚公李保国 34年移山终使太行变绿

2016-02-06 15:30:19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了,掐指算算今年我在太行山里‘务农’又200多天,不是乡亲们提醒,我这春节就又要在山上过喽。每到年底能看到这些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鼓的,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李保国对记者说。

河北省委作出决定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

2016-02-02 08:07:09

李保国同志是扎根山区、脱贫攻坚的杰出楷模,是情系百姓、科技扶贫的先进典型,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代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面镜子。李保国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精神十分可贵。

中央、省级媒体来邢台采访李保国先进事迹

2016-01-29 10:58:55

随着多角度采访的深入,李保国扎根基层、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事迹跃然眼前。人民日报社河北分社社长徐运平感慨地说,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年,其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执着敬业的职业追求,艰苦奋斗的拼博精神可敬、可亲、可学。

热门推荐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