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经常驱车奔波于太行山区,汽车对于他而言就是另一个家。图为李保国正在车中休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田瑞夫摄
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让140万亩“荒山”变“宝山”
当年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1981年,前南峪村在李保国的带领下开始爆破整地尝试,1986年,整套爆破整地技术基本形成。又过了4年,整套石质山地爆破整地技术体系历经十年孕育,终于破壳而出。李保国提出“聚集土壤,聚集径流”,这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变成了“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在李保国的“两聚”造林理论指导下,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转绿。为此,他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林业十大先进人物等荣誉。
30多年里,李保国出版过不少专著、论文,但他说,自己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并且还要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