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张晶
1月23日,在乌鲁木齐丝绸之路滑雪场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高山滑雪比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最后结束的男子回转比赛中,张家口代表队的杨宇龙仅获得第19名,另两位张家口选手因没有完成比赛成绩未被统计。虽然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张家口高山滑雪队教练苗丽艳却一直微笑着鼓励队员。她表示,本次参赛的目的是让队员感受大赛气氛,为2022年冬奥会做准备。
本次张家口代表团共有4名运动员参加高山滑雪项目,男子3人,女子1人,年龄最大的运动员18岁,最小的仅14岁,队员都来自吉林省,本次冬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是徐铭甫在男子全能项目中收获的第4名。
据苗丽艳介绍,高山滑雪历来是冬奥会及各级别冬季运动会中观赏性最强也最受人瞩目的项目之一,作为冬季运动的基础大项,其地位与夏季奥运会的田径和游泳差不多。“高山滑雪正式比赛是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旗门组成障碍,选手从山坡上滑下,其速度更快,高水平选手一般滑行的最高时速都在100公里以上。”苗丽艳说,“高山滑雪运动将速度与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呈S形左右盘旋,将健美与优雅融为一体,这项运动一直深受滑雪爱好者和观众的喜爱。”
然而这项运动在我国的开展情况却并不理想,以22日高山滑雪全能项目为例,全部参赛男女选手总共只有56人。不同于速滑等其他速度项目,要求选手预赛达标才能取得参赛资格,高山滑雪只要报名的选手都可参赛。但即使这样也没能吸引更多的运动员来参赛。
运动员时期曾多次获得全国冠军的苗丽艳坦言,在高山滑雪项目上,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经说过,挪威的孩子很多刚会走就开始练滑雪了,在部分欧洲国家,几乎人人会滑雪也爱好滑雪,而我国的孩子大多10岁以后才开始接触滑雪。此外,一套专业滑雪装备要一两万,除非家庭条件特别好,而且父母喜欢这项运动,才会带着孩子从小开始练习。我出生在东北,整个东北地区从小就练习滑雪的人也不多,练高山滑雪的人就更少了。”苗丽艳认为,滑雪人才的匮乏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滑雪运动的开展。
冬季气温低、雪期较短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我国滑雪项目发展的不利因素。“每年国内的雪期大概三个月左右,本身时间就短,加上气温有时候能低到零下30多摄氏度,实在不利于滑雪训练,练习时间上我们无法与欧美高水平选手比。”苗丽艳坦言,除了一些客观因素,我国整个教练队伍的水平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样退役后直接做了教练,我们更多是靠经验去教运动员。因缺乏系统学习,我们在训练手段、技巧等方面都无法与欧美高水平教练相比。”
从事高山滑雪运动二十余年的苗丽艳表示,滑雪,特别是高山滑雪对青少年强健体魄及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不过愿意让孩子从事这项运动的家长却不多。“我常到学校去寻找滑雪苗子,有的孩子身体条件很好,可家长就是不让练,我们也很无奈。”苗丽艳说,“现在的孩子就像温室花朵,受不了困难和挫折。而欧美家长看到孩子滑雪时跌倒了都不会管,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值得借鉴。”
苗丽艳认为,京张携手申冬奥成功以及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必将带动河北冰雪运动的发展。“张家口有非常优质的雪上资源,河北发展雪上运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家长们能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假以时日,河北的雪上运动人才一定会大量涌现。”苗丽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