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作家队伍 搭建发展平台
报告文学是我省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历来重视报告文学创作。2015年,省作协继续通过完善选题立项、重点作品扶持、导师制、协调出版、宣传推介、专题研讨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报告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为报告文学作家安心创作、扎实写作提供和搭建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发展平台。
尚未创作的反映我省扶贫工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筑梦·2020》;田静、黄军峰创作的反映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蝶变——河北美丽乡村建设纪实》;此外还有集结数十名作家创作的《河北政法群英谱》《2015年河北道德模范集》等,都充分显示出我省对报告文学创作与发展的重视。
我省重视报告文学的发展,重视报告文学作家的培养、挖掘和扶持,充分发挥报告文学艺委会的作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人员规模不断壮大。这其中,既有从事创作数十年的老作家一合、梅洁等,也有年富力强、创作激情高涨的中青年作家王立新、刘家科、傅剑仁、李春雷等。近年来,经过培养扶持,又有一大批青年作家,如程雪莉、田静、黄军峰、尚未、李湛冰、杨辉素、白薇等也逐步成长起来。这些作家,构建起了河北报告文学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的团队体系。
2015年8月,傅剑仁的《上访》、李春雷的《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雪小禅的《裴艳玲传》和梅洁的《为了润泽北方大地》获得我省首届孙犁文学奖。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河北报告文学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报告文学作家中坚力量的培养和挖掘不能放松。京津冀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等更多关乎社会发展、关乎人民生活的大事件还有待深入挖掘和书写。
实现河北报告文学发展的再飞跃,需要作家们继续脚踏实地,扎根燕赵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