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能够感受到读者的热情”
《燕赵都市报》仓安发行站发行员孔繁霞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15年。每天她都是6点起床,7点20分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孔师傅说:“每天早上我都要把报纸及时送到我负责的每个报箱中,有些读者甚至在家门口等着我来送报纸,这一递一接之间,让我感受到了读者的热情。”
“谢谢你们送来的足球”
平山县缑家庄小学70多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属于留守儿童。2015年12月底,本报组织了大型公益活动“爱心捐助进社区”,为这些孩子送去了足球、篮球、跳绳等体育用品。孩子们在拿到新的足球后,在操场上撒欢地玩。孩子们用简单的言语说:“谢谢叔叔送来的足球,我们一定爱惜它。”
“每天睡前看家乡的报纸”
23岁的中国留学生小白到柏林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每天睡前除了和父母视频外,还会打开《燕赵都市报》电子版,关注最新新闻。小白说:“从上初中开始,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就养成了看报的习惯,如今没有条件看纸质报纸,看电子版就成了新的生活习惯。”
“周一第一件事就是看体育版”
2015年,石家庄终于有了自己的中超球队,球迷们压抑多年的激情被点燃,在石家庄刮起了一股蓝色旋风。许多订阅报纸的球迷更是每天关注着《燕赵都市报》体育版。永昌球迷说:“现在我们都是周六日看完比赛,周一再去看看报纸上关于比赛的深度报道,让我们了解到球队最新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