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 通讯员 张晓旭
行车在路上,难免会和其他车辆发生剐蹭,只要发生事故,大多数车主会选择留在原地等待保险公司或交警,僵持之下,一度造成交通拥堵。在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的今天,类似一幕每天在每座城市都在上演。但在邢台,有一位叫李洪斌的交通志愿者,在路上看见剐蹭事故,他会主动上前调解,缓解交通拥堵现象。自2007年以来,他平均每年能调解上百起剐蹭事故,化解纠纷。个人力量虽有限,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司机朋友们,有些事故可以短时间内解决。在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近这位志愿者。
缘起:
偶遇车祸引发做交通志愿者的想法
2007年冬季的一天下午,天空飘着雪花,邢台市民李洪斌开着私家车行至桥东区顺德路中段时,遇上了堵车。由于着急回家,在车上等了几分钟,见车不能前行,他停车上前一探究竟,发现一辆公交车和一辆捷达车蹭在一起,占用了由南向北方向的两个车道,车辆越积压越多,司机们都在抱怨着。
李洪斌说,他了解到,公交车是直行,捷达车转弯时发生了剐蹭事故,两名驾驶员各说各有理。见交通拥堵太严重,李洪斌上前劝解,“我建议他们拍照,然后把车停在一边,先让交通恢复正常”。
经过耐心劝解,两位驾驶员拍照后将车移开,在路边等待交警和保险公司人员的到来。交通不再拥堵,逐渐恢复了正常,李洪斌开车离开了现场。“后来我就琢磨,汽车发生剐蹭,双方争执不下时,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劝解,很可能会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为大家节省时间。”
坚持:
8年来,平均每年成功调解上百起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李洪斌说,自 2007年起到现在,平均每年他能成功劝解上百起因为汽车剐蹭引起堵车的行为,使很多堵成“一锅粥”的道路恢复通畅。“在我劝解的类似情况中,成功率能达到80%以上。”李洪斌说,劝解的大部分车主都能接受,不少当事车主现场或事后对他表达感谢之意,“有发短信感谢的,有要请吃饭的,我认为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真正帮到了他人,心里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