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周万良 通讯员张江波、尹川)黄骅市齐家务乡东聚馆村有片古冬枣林,上千棵枣树中大部分树龄超过百年,有的甚至超过了600年。这片古冬枣林,是国内目前唯一的植物类“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村党支部书记刘洪旺说,这几年村里弘扬古冬枣树文化与发展产业并举,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
东聚馆村有242户、862人,冬枣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古时村里产的冬枣曾作为贡品,所以这片古冬枣林也叫古贡枣园。”刘洪旺介绍说,作为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古贡枣园早在2002年就作为原始冬枣林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冬枣唯一“国保”级品牌,同时也开创了植物类中国文物保护的先河。
“现在,冬枣对于东聚馆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鲜亮的地域文化标志。”刘洪旺说,为了做到文物保护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村里请资源与环境管理方面的专家制定了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修建了进入古贡枣园的道路以及6个主题游览区、一处垂钓园。在古贡枣园内建起了观光步行路,为6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刻制了“形象石”,介绍每棵树的历史。园内还设置了音响设备,建起了蔬菜采摘园。游客漫步其间,枣香四溢,悠扬乐声盈耳,采冬枣、摘蔬菜,各得其乐。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东聚馆村把冬枣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去年以来,该村投资近千万元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新建了冬枣销售及游客休闲长廊、旅游公厕等。在村里建起了农家小院,游客可以住农家院、睡农家炕、吃农家饭。村委会主任张维东介绍说,他们还通过历史考证和寻访民间故事等,整理了《贡枣之源》、《冬枣故事》等,以进一步挖掘冬枣文化。
为更好地借助古贡枣园这一“国宝”,建美村庄做强产业,村里正在谋划以600年以上树龄的古冬枣树为样本,制作精美的挂历、台历、邮票;筹备开通原始冬枣林旅游专题网站,扩大古贡枣园的知名度。在古贡枣园推广冬枣温棚种植技术,延长采摘期限。“我们的目标是形成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交相辉映的精品旅游线,打造辐射京津及省内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刘洪旺说。
据介绍,目前东聚馆村30%的家庭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得益于冬枣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