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村庄修撰村史留乡愁 揭秘:磨头村是古桃城遗址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8-31 10:56:25  责任编辑:李莎

    衡水一村庄修撰村史留乡愁 揭秘:磨头村是古桃城遗址

    衡水一村庄修撰村史留乡愁 揭秘:磨头村是古桃城遗址

    燕赵都市报驻衡水记者 焦磊 文/图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传奇,而关于村庄的传说、记忆,却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衡水深州前磨头村的村民们努力编纂村史,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整理编写了约40万字的《前磨头村志》。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想留住村庄的记忆,让后人知道家乡的故事。

    揭秘

    在《前磨头村志》文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记载:公元前206年西汉刘邦立汉朝。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赐功臣项襄姓刘,食桑邑千户,封桃候,封地在桃县,桃县之名初次显于史籍。今深州城南50里的磨头村即古桃县城遗址。清末至今,衡水县自称“桃城”。衡水古今史学界亦认可磨头村是为西汉桃县古城遗址。

    感动:两位老先生写史寻根

    8月8日,立秋,天气依旧闷热。深州前磨头村70岁的老支书林增根在院子里翻开厚厚的文稿,不断地写着划着,“这几本文稿可是我们村的宝贝,里面记录着村庄的前世今生。”

    没过一会儿,村干部程宝峰、小学老师牛艳婧也陆续赶来。“你俩来得正好,这两处文字不太准确”,三个人一见面就开始讨论起文稿的内容。听着他们的谈论,记者渐渐清楚这些文稿是前磨头村的村史,而且近期就要付诸印刷了。“如果不记录一下家乡是怎样变迁的,怎么回答后代‘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林增根说,“其实,在我们编纂村史之前,村里的两位老先生便已经整理了很多资料,一位是郭藏璞,一位是郭志勇。”

    郭藏璞自1962年退休回乡就开始集当地民风民俗,民歌民谣、乡音土语;搜求庙碑墓匾、图书照片、文字契书、姓氏谱牒;调查记录神话传奇,宗族轶事,拜访名门后裔,旧家子弟;购买、借阅、租赁、抄录、拍摄相关文史资料。他利用30余年时间,编纂数十万字的《前磨头村志》。

    而郭志勇自1990年退休后,也是搜集资料,遍寻乡人,从1997年开始写,由于不会用电脑,所有内容均为手写,写了整整5年,终于著成十几万字的《前磨头村史》。他的村史,从公元前195年的西汉时期到公元2000年,共有9个部分,内容包括本村的行政区划变迁、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大事年谱、重要人物等等。

    程宝峰说,遗憾的是郭志勇先生刚刚去世了,但两位老先生编纂村史的精神感动了整个村庄,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两位老先生都有个心愿,抢救村庄历史、留住记忆,要让后人知道“自己从哪来”,增加一份恋乡情。为完成父辈们的心愿,村民们决定一定要将村史完成并出版。

    揭秘:磨头村是古桃城遗址

    听说要编村史,村里的30多位老人也都踊跃参与,直到2015年4月初,程宝峰、林增根和牛艳婧几个人才开始以郭藏璞和郭志勇两位老先生整理的资料为基础,多方寻找史料进行重新考证,“编纂村史,要尊重历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大家既激动又慎重,写入村史里的内容,我们都要一一进行考证,生怕出错。”

    为了寻找史料,他们走访了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省地名办公室、省民政厅等部门,还有留在村里以及到外地的村民达上百人,汲取了其他村的修史经验。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约40多万字的初稿终于确定了下来,内容包括17编数十个章节,涉及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乡村建设、社会事务、乡村管理与服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人物、文物古迹、古代庙碑墓碑与牌匾、民谣、民谚和民间故事。

    在《前磨头村志》文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记载:公元前206年西汉刘邦立汉朝。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赐功臣项襄姓刘,食桑邑千户,封桃候,封地在桃县,桃县之名初次显于史籍。今深州城南50里磨头村即古桃县城遗址。清末至今,衡水县自称“桃城”。衡水古今史学界亦认可磨头村是为西汉桃县古城遗址。

    桃县因有桃而设,而磨头古今都不曾见过精品甜桃,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桃城因何无桃”的疑问:古代桃城是否有桃,桃曾生于何处,桃今何处去?据史料记载,其实,桃城古代有河,村南河名衡漳,相去不远数里,城北有河名斯洨水,为滹沱支流。两河到了雨季水势浩大,波涛汹涌。既有河,自有河滩沙地,也就形成良好的水土条件,能够生长桃树。磨头村南桃园村据说是古代桃县的桃树园。

    盛事:编村史留乡愁

    “磨头村城区范围方圆不过数里,却有着由西汉桃县、桃候国,宋元时的桃城驿,明清磨头集,今天磨头镇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在深州,乃至冀中,是独具历史背景的村庄。”虽然村庄不大,却贯穿上下千年,在这数里之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着几本底稿,林增根感慨万千。

    程宝峰在编纂村史过程中,也感悟颇多。他说,对于农村的年轻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谋生、外出挣钱,都对村庄的过去和现在不感兴趣,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彼时的年长者也难以对村庄旧事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人们再想了解家乡就难了。所以,村史的编纂是必要的,这不仅是本教材,让后人了解村庄的产生和发展,更能增加后人对家乡的情感,让他们更有自豪感。“我们编纂村史,就是想抢救家乡的文化遗产。”牛艳靖是位小学老师,在编纂村史过程中,她发现各地农民大都没有村史或村志可供查阅,村庄的历史和故事正在逐渐被淡忘。如果能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村庄重要的档案保存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可供查阅、学习的教材,“可谓一件千年幸事”。

相关新闻

磁县南王庄村:让传统村落“乡愁”更浓

2015-08-26 09:47:10

群山环绕,山峦叠嶂,峡谷碧绿,泉水叮咚……磁县南王庄村位于太行山深处,走进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静谧的环境让您忘掉奔波几十里山路的疲惫。

千年石堡望乡愁——走进井陉县大梁江村

2015-08-26 08:31:40

每一个故乡的村头似乎都会有一棵古树,大梁江契合了所有人对故乡的记忆。在那浓密的绿荫之下,半边枯死的树身讲述了一个抗日传奇。大梁江共有三街五巷,泛着黑色光亮的石子街道纵横交错,穿行于此,犹如穿梭在石头迷宫中。

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秦皇岛让美丽长驻乡村

2015-08-12 09:49:36

漫步在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北戴河村,一大批京津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室明暗其中。今天,秦皇岛乡村游从过去的以景点为依托、为游客提供食宿的农家乐,向现代农业观光、高新科技农业园、采摘、民俗节庆活动等拓展。

邯郸县四留固村:红色记忆留住乡愁

2015-06-29 15:59:43

如果说特色小镇是馆陶推进农村面貌提升的一大特色的话,邯郸县在保持原汁原味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也非常值得一提。外界人士评价,用红色记忆留住乡愁,成为邯郸县建设美丽乡村的一大特色。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