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兵忆70年前抗战岁月:在赵州桥上跟敌人拼刺刀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8-27 22:00:24  责任编辑:郭凯

86岁的抗日老兵龚武振讲述当年的抗战经历

    河北新闻网8月27日讯(记者孔思远)他曾经数次倒在血泊里,他曾在赵州桥上与敌人进行白刃战,他曾参加过建国后第一阅兵,70年前他的身影活跃在河北的抗日战场上,70年后他为我们讲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辱、保家卫国的战争故事,他的身上布满战争留下的伤痕,然而他的内心却始终保留着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他就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今年86岁的龚武振。

    近日,记者在石家庄拜访了这位抗日老兵龚武振。

    初见老人,他穿件一件白色的短袖上衣,一条灰色的长裤,瘦小的身体有些佝偻,但却格外热情,眼睛炯炯有神,声音也很洪亮,底气十足,举手投足之间,战士风采依稀可见。当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老人告诉记者,他1943年参军入伍,经历过艰辛生活的历练,抗日战争炮火的洗礼,见证了最后的抗战胜利,他身上的一处处枪伤都是这些历史的见证。

    14岁当兵 保卫家乡打鬼子

    “小鬼子在村里杀人、抢粮、强奸妇女无恶不作,他们经常到我们村里扫荡,大家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说起当年的情景,龚老语气中依然透出对于侵略者的愤怒。

    龚武振老人出身于河北晋州县,家中兄弟五人,大哥在村里进行抗日地下工作,三哥比他早一年参加了八路军。“当时爸妈支持我参军打鬼子,不把日本鬼子赶走咱老百姓就没好日子过。”龚老说,“我们村北面就有一个鬼子的炮楼,三天两头就来村里扫荡。鬼子来了老百姓就跑,有一次被堵住了,村里的两个兄弟,一个刺刀挑死了,一个被砍了头。”

    1943年在冀中六分区一名侦查员的介绍下,龚振武加入了八路军,开始他在部队里当通讯员,没过多久,因为表现突出就成为了一名一线战士。

    说起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形,老人告诉记者,那时也不怎么害怕,自己紧跟着班长,“班长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班长怎么打我就怎么打。”龚振武说,“第一上战场,其实我没有发抢,身上就背着两颗手榴弹。”

    “当时我们两个中队200多人,打宁晋唐丘镇,那里有鬼子的一个小队,大概有100多个鬼子、200多伪军,后来没打下来,不少战友牺牲了,有的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记者他们的名字。”说到这里老人眼神有些暗淡。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