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中介机构集中起来,统一服务承诺时间,统一服务标准,并且公开收费金额?
今年春节后,威县行政审批局开始谋划组建“中介超市”。4月23日,该局在《河北日报》发布公告,打破地域、部门限制,面向全国招募中介机构。6月1日,威县行政审批局“中介超市”正式组建,拥有236项资质的126家省内外中介机构入驻。
笔者通过浏览“威县网上办事大厅”网页发现,这些机构所涉及的事项包括13大类:招标代理类、环评类、安评类、规划类、测绘类、会计类、评估类、工程造价、监理、勘察、设计、咨询以及其他类。其中热门的招标代理类、工程造价类和评估类,分别有28家、26家、24家中介机构入驻。余下的类别中除会计类仅有4家入驻外,其余入驻机构均在8家至18家之间。
中介机构获得业务需要公开竞争,而对提升服务时效和质量而言,竞争的确是一剂不错的“催化剂”。当地一家正在办理环评的企业负责人说:“原来环评要等两个星期,现在中介承诺5天就完成。”
变“潜规则”为“显规则”,企业选择性增强
威县“中介超市”给该县项目建设方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时间的节省,还把过去一些部门办事存在的“潜规则”变成了“显规则”,让企业和相关项目建设方在中介服务的选择上有了更大自主权。
“选择面更宽了,我可以多家咨询,比对选择了!”威县固献乡组织委员武胜亚负责为乡里一个新民居项目跑办手续,因为需要中介机构为项目出具环评报告表,他把电话逐个打给了入驻“中介超市”的10家环评机构,最终选择了石家庄的一家。“因为在咨询过程中,对方解释得最细致,而且价格上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