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井陉县于家村清凉阁。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田瑞夫摄
河北新闻网:记住乡愁专题报道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张晓华
“不到村口不见村”,这句话用在井陉县于家村可是半点不假。
从井陉县城出发,一路的盘山道曲曲弯弯。向西南15公里,于家村就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村靠山,山围村,绵延起伏的群山俨然是小村的天然屏障。
穿过一道石坊,拐上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于家村的面貌才渐渐清晰起来。
于家村95%的居民姓于。追根溯源,皆因他们是明代名臣于谦的后裔。1457年,明大臣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于谦被诬陷“谋逆”而惨遭杀害。相传于谦之子脱困后隐于井陉南峪村,生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明成化年间(约1486年),长子于有道迁居至此,开荒拓土,后生五子,繁衍至今已500余年。
于翠田大姐是我们的向导,作为于谦第22代后人,她对家乡的历史早已熟稔于心。她说,于有道刚迁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与木石居,与鹿豚游”。于家人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骨子里的韧性,就地取材,开山凿石,用石头砌屋垒院,雕琢农具,围造梯田,逐渐打造出了一个神奇的石头村落。
从东口入村,抬眼望去,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街石巷、石桥石栏、石梁石柱、石门石窗……满目皆是石头。于大姐说,这里400多户人家,1600余口人,共有石屋4000多间,石街3700多米,石井1000多眼,石碑200多块,石头用具2000多件。所以于家村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石头村”。
村东口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但见一座三层阁楼凛然矗立,古朴里透着灵秀。走近细观,方知其中蕴藏着诸多奇特之处。
在于大姐的指引下,我们发现,如此高大的建筑,竟然不打地基,不填辅料,而是以天然山石为基础,由一块块条石层层搭建而成。这些条石有的长达数米,有的重达数吨,虽历经岁月剥蚀,但仍紧密坚实。
更为神奇的是,这样一座巨石建筑竟然是由一人所建。据《井陉县志》记载:“清凉阁在县南十五里于家村,亦名三节阁。明万历九年(1581年),村民于喜春身大力强,家贫好义,独立兴修。”于大姐说,于喜春是于有道第五子的后人,力大无比,他有感于先人于谦的大义,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一座9层阁楼,登顶可望先人蒙难之地北京城。可当第二层修竣,他却因病故去。而单单这两层,他就修建了整整16年。于家村民众感佩其精神,用砖木修葺了第三层,使阁楼得以封顶。这也折射出当地人坚韧不拔的秉性和人心向善的古老民风。
如今,在阁楼东门仍悬有当年的风动匾,上饰双童及梅花鹿纹案。据说,此匾由当地的风鸣石制成。山风吹过,石块相击之声清脆悦耳,仿佛在娓娓诉说着那动人的故事。
从清凉阁沿官坊街西行,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石头街巷。于大姐说,于家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谓胡同。街宽4米,巷和胡同宽2米,并分别缀以狮子街、擦石巷等名号,叫起来很有气势。
放眼望去,这些宽宽窄窄的街巷,全部为青石铺就,其形状各异,巨细相间,相映成趣。500年间,岁月沧桑,人来客往,每块石头都被打磨得细腻光滑,在夏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
沿着古街巷,依高就低、顺势而建的大多是石头四合院。房屋样式一类是石墙瓦房,一类是石券窑洞。其中最具人文色彩的是一座始建于明末的“四合楼院”,据说,明清时期这座楼院曾走出过12位秀才,当时在这深山僻壤之地,实属不易。
于家村民风淳朴,我们随意敲开一家院门,时值正午,女主人正在生火做饭,却也热情地把我们让进门来,笑说“没关系,随意看”。院子整洁敞亮,一树石榴花开得正旺。主人说:“你们看这房子,都300多年了,住了六七辈人,还是那么结实,而且冬暖夏凉呢!”
村中除了石头院落,还有石头搭建的古戏台、真武庙、于氏宗祠,以及各式各样的石井、石碾、石磨盘,虽历经风雨,但古韵犹存。徜徉其间,简直就像步入了一座独具韵味的石头博物馆。
于家村后裔奉行先祖于谦遗风,制定出许多村规民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村西的“石头民俗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几块特殊的碑刻。其中一块名为《整饬村规》,上书:“……有开设赌场群聚玩钱者,一经查出,罚每人写戏一台,歌舞三日……”于大姐解释说,先人认为,既然有钱赌博,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此外,我们还看到了提倡节约用水的《柳池禁约》、禁止滥砍滥伐的《禁山林碑》等。这些规矩,不仅镌刻在了石碑上,也深深地烙在了村民心里。
于谦以坚贞清廉闻名于世,而他的后人继承先祖遗风,在深山旷野间且歌且行,用坚硬朴实的石头,抒写下这历久弥坚的生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