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文学的传统,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这样说,箴言(警句)本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擅长的一种表现方法,它一直是中国文学和思想的基本的表达方式。先秦时代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例如《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孟子》等等,其中的哲言、名句随处可见,便是明证。
所以,“王家卫体”走红,是这部古书的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使然,更进一步说,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趣味的必然结果。而且,“王家卫体”走红,甚而《小窗幽记》受热捧,也与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有着相契合的关系。明清时代文字与现时相差不远,读者能在略加思考后品出深意。同时,精短词句又非常适合当今文字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越是新知铺天盖地的时代,人们越需要借“金句”警言来舒缓浮躁的心相,就此而言,国学、传统经典文学就是这种熨帖人心的最佳之选,这使我们相信,“国学是宝,自有人赏”。
近年来,国学普及速度很快、涉及面也很广,这正体现了中国百姓对于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的渴求。这种渴求,实质是当下大众在国学以及传统中,寻求它们与自我的生命、心灵、精神和灵魂的联系。譬如,单单就这本《小窗幽记》的学习阅读而言,就有助于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修习和提高。国学中一些观念、智慧和经验,可以用来解答当下面临的许多问题,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示。
这实际上是让我们思考,国学的学习究竟对当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社会建立起联系,国学文化如何渗透进时代的环境之中,并结合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发展性的传承。这或许正是“王家卫体”走红乃至《小窗幽记》受热捧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