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妙招”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2-25 09:52:47 责任编辑:张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选择到开发区投资,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如何以更小的国土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进三项措施,即先行收地补偿、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严格实施土地预审,促进全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先行收地补偿,按需分步供地。作为国家级的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开发区建立之初,就经过协商,征收国有未利用地、低效利用的盐田,实现总收储土地面积8000余亩。当有项目需要用地时,国土部门努力保证土地供应,进而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提高投资强度,最大程度地集约节约用地。

    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加大投资强度。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至2013年全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平均为每亩260万元,超过了我省要求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250万元的标准。

    发挥预审职能作用,严把预审关。国土部门在工作中转变工作方式,提前介入招商引资,严把建设项目用地关口。所有申报项目由国土部门提前介入选址和论证,严格进行土地预审,对土地使用标准、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指标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预审。对国家产业目录中禁止类项目和不符合投资强度类项目,不得供地,严格控制限制性产业项目供地,从严控制划拨供地范围,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源头上把好集约用地关。 (骆璇)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