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用生命诠释敬业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1-25 08:25:31 责任编辑:郭凯

    周远

    采写杨栎事迹的过程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敬业。从当一线执法办案民警,到做内部执法监督干部,从打击犯罪的急难险重,到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和风细雨……工作岗位虽然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不变的是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

    敬业,首先就要爱岗。只有热爱岗位,才能有工作激情。在采访中,记者强烈感受到他对每一个岗位的热爱。这份热爱,源自对岗位的理解:打击违法犯罪,事关百姓平安、生产安全;加强执法监督,事关执法公正、社会和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在他的眼里,工作没有一线二线,没有主要次要,每一个岗位都是事业、都是大局。

    敬业,就要学会担当。面对危险,敢于冲上去;面对难题,勇于应对挑战。在工作和事业需要的关键时刻,杨栎从来没有一个“不”字,总是能够直面矛盾、主动承担、不辱使命,他用生命诠释了敬业精神。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要实现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尤其需要这种担当的精神。

    敬业,要有过硬本领。在杨栎每一项出色工作业绩的背后,都有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做支撑。攻坚克难的本领从何而来?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从何入手?杨栎的事迹启示我们,必须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相关新闻

邯郸公安局峰煤分局政工室主任杨栎因公殉职

2014-11-23 22:28:10

杨栎走了,办公室再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公安事业。

邯郸公安民警杨栎因公殉职

2014-11-20 15:56:12

邯郸市公安局党委做出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向因过度劳累而因公殉职的杨栎同志学习活动。

河北邯郸48岁民警连续工作37个小时发病殉职

2014-11-14 10:34:35

11月11日,河北省邯郸市殡仪馆,杨栎遗体告别仪式在凝重和悲痛中进行。张双英说,特别是在侦破刑事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时,杨栎身上那股子正气凛然,给人印象深刻。老王的三儿子王大雷,2001年,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却含着泪偷偷把通知书撕了,因为这个家负担不起学费。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