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受水区市领导谈南水北调工程的战略支撑作用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22 08:00:42 责任编辑:丁璨

    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

    衡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杨 慧

    衡水水资源严重匮乏,深层地下水连年严重超采,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缓解资源型缺水矛盾,对我市长远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水权就是发展权”意识,将其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列为重中之重的命脉工程。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能够如期完成通水任务。

    借机开源,连通输水大动脉。为最大限度发挥长江水效益,我市多次优化输水线路、节点工程建设方案,计划投资20亿元,铺设水厂以上管道225公里,同步规划建设了12个地表水厂。按计划,明年4月底前输水管道工程完工,6月底前加压泵站、压力箱涵和地表水厂等全部工程完工通水。届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惠及我市全境,每年3.1亿立方米优质长江水的到来,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资源型缺水矛盾,实现由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向引蓄利用地上水转变,有效缓解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后备水源。

    高效节水,避免水资源浪费。资源型缺水、水资源利用水平低并存是衡水的基本市情。面对严峻形势,在大力引进外来水源的同时,我市一直高度重视节水工作,以水定产,量水发展,实现了从单纯工程节水,向工程、农艺、结构、制度、机制全面节水转变,探索出了一套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模式,

    全市农业灌溉和城镇生产生活每年节水3亿多立方米。从今年开始,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实现基本不超采深层地下水。

    科学调度,发挥大水网效能。为使长江水融入现有供水管网,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水效益,对全市水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调度、科学利用。配套工程建成后,衡水市城镇生活、生产用水将形成以利用南水北调水为主,以引黄河水、引岳城水库水、引岗南黄壁庄水库水为辅,以开采地下水为应急后备水源,全面覆盖境内每个县市区的水源供给保障体系,并与现有的“一湖、两河、三系统”大水网规划实现融合,通过4条引水线路的外调水,与当地地表水、地下水、中水、微咸水的水资源联合统一调度,最终实现全市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我市水利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把南水北调工程建好、管好、用好,为衡水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新闻

石家庄行知小学“童梦奇缘”活动圆梦南水北调库区小伙伴

2014-10-21 20:47:15

“童梦奇缘”爱心接力活动是湖北荆楚网、河南大河网、河北新闻网、北京千龙网等4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共同发起的“滴水汇渠清如许”——南水北调中线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报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征集热心网友、志愿团体的爱心认捐,为作出巨大贡献的库区人民送去受水区人民的一份心意。

北京完善城市水网保障南水北调供水通畅

2014-10-19 17:35:46

记者19日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为保障即将进京的长江水“调得进、用得上”,北京市正着力构建调度灵活、安全可靠、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供水水网体系。这个名为“26213”的城市供水体系,主要由两大动脉、六大水厂、两个枢纽、一条环路和三大应急水源地构成。

南水北调中线将于本月全线通水 河北省92县受益

2014-10-17 07:46: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本月全线通水。目前,河北省境内干线工程已经完成充水试验,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部具备了通水条件;河北省省配套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总工程量的85%,明年汛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届时京津以南河北省整个平原区都将用上远道而来的长江水。

河北省签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协议

2014-10-16 09:08:42

日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河北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并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负责人签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协议》。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