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让月饼回归真味
在某品牌店,一位老人花了200多元,买了二十块散装月饼。她说,儿子在国外,要寄给儿子和外国朋友们尝尝家乡的味道。小小月饼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思乡情怀,蕴含着亲友之间的浓厚情谊。
但一度出现的“天价月饼”和“金条月饼”,让“每逢佳节倍思亲”变成了“每逢佳节送大礼”,一度成为送礼“神器“的月饼也因此变了味道。
透过今年月饼市场的诸多变化可以发现,无论是豪华月饼转战“互联网”、还是礼盒月饼促销手段翻新,借助月饼搞腐败之举的伎俩依然留存。
高档豪华月饼背后,是带有利益诉求的,加之网络订购送礼的隐蔽性,对监督提出了更大挑战。公款送月饼“大风”虽停“小风”未止的现象说明,反腐败和反“四风”要持续坚持下去,需建立更为严密的监督机制,得到更广大群众的监督与支持。
日前,为严防“四风”反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同时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我省也发出通知,要求做好节日期间廉洁自律工作,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用公款送月饼等不正之风发生,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在当前反腐高压下,月饼市场终于开始回归理性,还月饼“清白”的日子指日可待。
反腐常态化会使类似的“禁礼令”持续发出,当转作风真正养成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月饼才能最终回归到它最本真的味道。
文/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