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子女全部按规定就学

来源:河北新闻网

图为外来务工子女在开发区第三中学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崔炜摄

    和城里孩子一样,15岁的安懳峨和14岁的弟弟安玉涛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地走进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姐弟俩来自河南省商丘市,自幼随父母来到秦皇岛,因为母亲在开发区的一家企业打工,姐弟俩享受到了在开发区免试入学的待遇。

    开发区第三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开发区内的一所公立学校,校舍虽然是平房,但却很新,校园里栽植了很多树木花卉,显得特别整洁漂亮。按照政策,该校在招收本地学生的同时还招收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教室里,安懳峨和其他城里孩子一样享受着投影仪、电脑等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带来的便利。该校教导主任张辉告诉笔者,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视同仁,在班级划分上和教师态度上从不区别对待。

    “在这儿上学,我们不仅不用交学杂费和课本费,也不用担心交啥赞助费、借读费。"安懳峨的母亲伏慎娇说,她在孩子刚到开发区上学时,也曾为别人所说的这费那费担心过。”没想到,真的什么都不用交。"

    每天看到孩子开心快乐地上下学,还和城里的孩子交了朋友,伏慎娇感到很高兴。她告诉笔者,他们一家人来秦皇岛开发区已经10多年了,孩子就是在开发区长大的,从上小学时就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她感到非常满足。

    “开发区三中里有30%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张辉介绍,按照开发区的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只需要提供暂住证、户口本及父母一方的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证明材料,其子女就能够享受到义务教育,并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相对于已完全适应开发区校园生活的安懳峨姐弟,在开发区第三小学上学的小雨(化名)还没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小雨来自青龙满族自治县,他的父亲在工地上工作,负担着一家人的生活,母亲失业在家照顾弟弟。这样的家境,让小雨一直很内向,几乎不跟父母交流。

    为让小雨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开发区第三小学的老师们给了他特别的关爱。小雨的班主任李洋说,每次学校有活动,她都尽量多地带她、鼓励她,引导她尽快融入到校园生活之中。

    “学校的老师经常通过电话跟我沟通,告诉我孩子的情绪表现,督促我多关心孩子。”采访时,小雨的父亲董志旺拿出手机向笔者展示了班主任李洋发来的多条短信。“作为外来打工家庭的孩子,能在条件这么好的学校上学,老师们能这么负责,我特别知足。”(崔炜、梁丽丽)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春锐】 //m.fidreport.com/2014-04/08/content_3869308.htm true report //m.fidreport.com/
河北新闻网-河北频道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