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董立龙
阅读提示
11月18日,全省11个设区市进入全面供暖的第4天了。
开展PM2.5监测以来,我省石家庄、唐山、邢台等六七个城市长期跻身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排行榜前十位。众所周知,燃煤会极大地影响空气质量,那么进入供暖季,河北的空气质量会否变得更差?
在温暖和蓝天之间该如何取舍,似乎是各设区市政府所面临的最纠结问题。毕竟,供暖是这个季节最大的民生事项,而治理大气污染也是各设区市政府肩上最重的任务之一。
灰蒙蒙的天空,是我省很多居民对上一个供暖季的深刻记忆。今年,人们在问——能否让温暖与蓝天兼得?
供暖第四日,省内多市空气质量优良
进入今年冬天全省各设区市全面供暖的第四天,河北交上了一张让大多数居民较为满意的空气质量答卷。
11月18日15时,打开全省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可以发现除石家庄市为轻度污染之外,其他各设区市的空气质量,3个为优,7个为良。
而省环保厅的空气质量日报也显示,前一天,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邯郸、邢台两市为轻度污染之外,其他各市的空气质量也均达到了优、良两个级别。
在这份日报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多次上榜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的石家庄市,11月17日赢得了一个二级好天气,空气质量指数为96。
开展PM2.5监测以来,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六七个省内城市多次占据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排行榜前十位。在这个供暖季到来之前,很多居住在这些城市的居民在心中画起了问号:供暖季来了,空气质量会不会更差?
“那还能有好?”省会市民小刘11月16日受访时这样表示。他拿出了证据——手机上安装的软件显示,当天8时,石家庄的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相关指数为404,首要污染物为PM10。
不仅如此,据有关机构根据每日空气质量排行榜汇总统计出的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上周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依然有河北6个城市。其中,省会石家庄连续6天登榜,其中有2天的指数突破500且上周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高居榜首,成为上周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
但换一个角度观察,却可以发现,与全面开始供暖的11月15日前后对比,省内各设区市的空气质量并没有出现显著的恶化。相反,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沧州等设区市供暖开始后,空气质量均出现了好转。
“没来之前,以为石家庄的天又得灰蒙蒙的呢,没想到,这些日子天都是蓝蓝的。”年过六旬的崔阿姨来自承德,每年冬天会被儿子接到省会小住。11月17日,她告诉记者:“家里的暖气挺热乎,如果每天都是蓝天,在石家庄过冬可比农村老家要舒服。”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