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市林:地铁会让生活更美好
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高高帅帅的黄市林,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在火炬广场工地上给技术主管做徒弟,所以可想而知,刚刚毕业的他,公司对他有多器重。这也注定这个23岁的青年会很忙,因为他要熟悉现场所有的业务和技术。所以人们在工地会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尽管在学校学习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太多了。”黄市林告诉记者,好在有师傅手把手地教,他只要认真、勤奋、刻苦,就可以很快领会其中的技术了。难的是他要把这些技术讲给实际施工的人,这就更需要自己深入消化,所以他经常要一遍遍领会师傅的话,一遍遍地看图纸,一遍遍地学习技术规范。“地铁可以让一座城市更美好,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是我所干的第一个工程,也是石家庄的第一条地铁,这是石家庄地铁的起点,也是我事业的一个起点,我觉得很自豪!”黄市林笑着说。
同他的年轻朋友一样,黄市林喜欢骑行“死飞”,他还喜欢练习毛笔字,陶冶自己的情操,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李明:两个岗位都干得很好
生于1991年的李明,个子不高,精神饱满,说起地铁建设来侃侃而谈。什么压力机,什么混凝土强度,什么质检……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隧道和地下工程专业的他,来到火炬广场工地,先后负责试验和质检。用中铁五局相关负责人的话,就是希望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锻炼锻炼,储备后备人才。而在这两个岗位,李明都干得很好。
8月份刚来的时候,李明负责试验,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强度,钢筋、沙石等进行配比,并对各种材料进行取样。还要通过压力机将其做成正方形石块,送去专门的检测公司进行质检。“石家庄地铁是百年工程,任何材料都要经过质检,都必须保证质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李明说,因此他会非常认真地检查每一个取样,一旦有不合格的,就要剔出去。在这期间,有一个星期,师傅家里有点事,请假一个星期,所有的试验都需要李明一个人来做,“刚开始真是手忙脚乱,活儿太多了!多亏自己的几个兄弟。”李明指了指李瑞和黄市林说,多亏他们帮忙,自己才慢慢有了头绪,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现在开始负责质检,工作就会更加全面。李明学习也更刻苦,但是喜欢读书的他,在闲暇之余,还是会捧起余华、王晓波的作品,细细品味。从中汲取力量的他,还会练习几笔钢笔字,写写诗。而提起他对石家庄地铁的寄语,他深情地说道:“我不知道我和石家庄地铁的终点在哪里,但是我知道我和它只有一个方向:前面!”
【责任编辑:郭凯】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