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到“民生工作办公室”办事方便了,可是那些出门不便的人们怎么办?民警们集思广益,终于想出了绘制“民生地图”的办法。为此,派出所出动民警数百人次,挨家挨户走访,深入各村了解村民情况,花了3个多月摸排清楚后,最终绘制成这7幅地图,“绿色代表困难儿童、浅蓝色代表低保户、深蓝色代表残疾人、褐色是空巢老人、玫红色是优抚对象……这是一份责任七个牵挂。”牛红昌说道。
为村民理发体检解难题
自从有了民生地图,派出所的民警们好比有了一份牵挂,定期就会到村里的困难户家中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受他们的感染,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也被带动起来,根据民生地图上标注的困难对象,志愿者在民警的带领下入村进户,为行走不便的村民义务理发,为孤寡老人免费体检,帮贫困孩子解决学费难题。
受助女孩姜美玉告诉记者:“虽然我爸爸去世了,但是我有了很多‘警察爸爸’。”常庄子村村民刘桂银高兴地说:“看着大伙都来给我们帮忙,村里的风气也有很大变化,吵嘴打架的少了,相互帮助的多了,我们真心感谢他们!”
目前,派出所的民警们除了定位帮扶困难群体,还不断拓宽民生服务工作的领域。“我们把上级文化部门下发的4000余册书整理分类,并筹措资金购置了书柜和桌椅,建成了‘农家书屋’,并添置电脑、接入互联网,建立了‘电子书屋’,方便村民上网查询资料。”派出所负责人表示:“民生服务工作没有止境,群众满意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我们会再接再厉,让边防派出所成为百姓的贴心派出所。”
【责任编辑:郭凯】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